觀看《九零后》這部講述西南聯大的紀錄片,會帶來一種非常特殊的觀影情緒體驗。它是崇高的、動人的,同時也不得不叫人直面,其作為一份時代“最后”的文化檔案,所擁有的緊迫性。
為什么要用“最后”這個貌似夸張的字眼呢?因為再不拍下,也許就遲了。
影片的標題“九零后”,并不是“90年代后出生”的這一世代人,而是指如今年愈九十乃至百歲的老人家。他們中有98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的獲得者許淵沖,《呼嘯山莊》譯者、翻譯家楊苡

《九零后》雖然呈現的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青春故事,但徐蓓相信,它與今天的“90后”觀眾,依然能夠同頻共振。“為什么看到片花里先生們談戀愛、同學之間的互懟,對老師的‘不屑一顧’,現在的觀眾依然會心一笑,那是因為無論哪個時代,我們的情感都是共通的。”導演希望以這部影片鼓勵年輕人,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機遇與困惑,關鍵看你如何把握。在導演看來,迷茫和惶恐是青春的狀態,無需回避,“看了電影你就知道他們的力量來自哪里。我的經驗是不停學習,不停修正自己。”

看完整部電影,我心中回響著一個聲音:堅毅卓絕。
那些聯大學子,他們生在戰亂頻繁的中國,為了一張平靜的書桌流徙千里。
但是苦難壓不倒、炮彈攔不住、烽火燒不盡,他們的拳拳愛國熱情和報國決心。
許淵沖先生選擇文科,抗戰爆發后成為一名隨軍翻譯;
穆旦先生有志于學術,但面對山河動蕩毅然投筆從戎;
那么多鮮活的生命被戰爭裹挾,但是他們披荊斬棘換來今日的安寧。
當看到“聯大學生從軍紀念碑”上鐫刻的姓名時,我不禁落淚:
我們的國,正因有永遠愛她、為她奉獻的青年,才得以偉大。

【九零后】戰爭中你流盡鮮血,和平時你寸步難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