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5 21:13
首映:2019-05-20(中國大陸) / 2018-10-17(平遙國際電影展)
年代:2018
時長:93分鐘
語言:河南方言
評分:7.8
觀看數:15649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過昭關》什么關最難過
從來沒有想過,2019年會是被這樣一部沒有大明星,沒有大場面,沒有制作經費的電影給暖到。如果非要找一個理由,那只能是真誠。故事內容真誠,演員表演真誠,臺詞真誠。相信每個人在看這部電影時,都會因為電影里的爺爺,聯想到自己小時候那個對自己無比好的人。那個人或許也是爺爺,也或許是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媽之類的。電影以祖孫情為主題,通過講述一個回農村過暑假的孩子,和在農村生活的爺爺,發生在農村的一段溫暖的記憶。片中的爺爺是一個善良真誠的人,同時也是多才多藝。以自身的生活經歷
人生啊,就像#過昭關# ,過了昭關過潼關,過了潼關還有嘉峪關山海關,關關難過關關過。
被這部投資僅四十萬的文藝片打動了。
影片由伍子胥過昭關一夜白頭的故事娓娓道來,于過去、于生命,有追問,導演表達方式也是相當克制了。一路看似稀松平常,可無時無刻不在傳遞著溫暖和感動。從啞巴爺爺的留言,到送人的魚、風車、口香糖,還有收到又轉送的蜂蜜……善意于無聲處傳遞開來。
影片也涉及當下的熱點話題,打工青年、留守兒童、空巢老人,以及兩代人的隔閡冷漠
“我好比哀哀長空雁,又好比龍游在淺沙灘。”
昨日看到小河分享5月影訊,“過昭關”這個名字一下吸引了我——這出自伍子胥過昭關的典故。而學唱《文昭關》這么長時間,我早已對這段歷史產生了興趣,這促使我去看這部從未了解過的電影。這部電影一直以一種很平實的方式敘述,沒有背景音樂,沒有高潮——甚至連觀眾都沒有,但它卻讓我感觸頗深,還用“中”使我倍感親切。亮點有一個:它所關注的人生與死亡。
影片以爺爺的視角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不怕事,不畏死的人生觀,這不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勇猛無畏
你要是問我
豫東和豫西的方言有什么區別?
——只需要穿過廣袤的平原和農田
望向遠處三門峽的群山
1.片名
——這個電影可以起出無數個片名
《海蒂和爺爺》:《寧寧和爺爺》
祖孫直接的親情故事
《羅馬》:《河南》
著影立傳,自我表達
《地久天長》:《友誼夏久冬長》
歲月,苦難,向前看
《啥是佩奇》:《啥是三門峽》
鄉土社會與現代文明
《我們的父輩》
我們的父輩、祖輩的故事
……
都不如這個電影本身的名字
《過昭關》
關關難過關關過
2.真實
——簡單原生態的河南農村
我的家鄉就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電影最后出現的都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場景,里面的河南方言、十渠、河南傳統村莊、國道、電動車等給了我非常強的代入感,我無數次幻想能從豫西一路到豫東,沒想到被爺孫倆給實現了。故事借老人之口在給釣魚青年講自己啞巴堂弟的故事時淺顯易懂的給青年闡釋了自己的生死觀,這更是深深影響了小孫子,這在最后堂弟去世時小孫子不再害怕鬼這一說也有提及。一路上還遇到了借三輪車的卡車司機,走錯路遇到的賽博養蜂人,讓大家看到了勞動人民最真實最質樸的一面
影片的畫面呈現的很入地,看完感覺胃里縈繞著一種村里夏天的味道,我的老家離河南很近,爺爺奶奶也住在農村,所以我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仿佛感受到村里夏天,泥土濕潤地吹在你臉上的那種顫巍巍的干凈氣息。
雖然影片中沒有呈現老人和朋友年輕時的經歷,然而還有什么比云霧繚繞的山上,伍子胥與東皋公闖過的昭關更明了。很多情感不言自明,借著帶孫子“旅游”的機會開始的看望之旅,實在過分簡陋了,一個77歲的老人和6歲的小孩,一臺三輪車,可想而知的旅行難度,一路上觀眾的心都是提著的
《過昭關》什么關最難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