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8 03:19
首映:2001-08-09(中國香港)
年代:2001
時長:104分鐘 / 78
語言:漢語普通話,粵語
評分:6.9
觀看數:21470
熱播指數:902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蜀山傳:十年后才看懂
我常常會做一種夢,夢里我不再受物理規則的制約,飄入云端。天空上釘著一盤金黃耀眼的明月光。天空被月光照耀成深邃透亮的寶石藍色,漫天繁星像是手握千萬鉆石的神明,朝天空中就那么隨手一揮而形成的瑰麗奇觀。
我飛翔在天際,急速且隨心所欲,就那么讓清洌的風毫無阻擋地刺穿我軀殼,把自己完完全全沉醉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感受天地浩然之氣。夢中這種場面頗有些類似獲野千尋最終憶起白龍(賑早見琥珀川)的名字時,二人所處的那片明凈之穹。沐浴其中,且憑風撫,且任月照,且披星輝。身下的大地一片郁郁蔥蔥。周圍是亙古的寧靜,只有透徹心扉的感動。
然而有時,則是如鴻毛一般浮于云端,周遭或是迷霧輕繞,或是鵝毛紛飛。恰如《仙劍奇俠傳4》開篇CG的開頭,云霧繚繞的仙境中,撥開云霧,群山展現,靈氣襲人。仙山之中,仙鶴群飛,仙人御劍乘風,何其灑脫,快哉!妙哉!
夢中種種,似水無痕,如仙如幻。我自12歲接觸了《仙劍奇俠傳》便一直對仙妖神魔、飛升幻滅、御劍乘風之類奇事心馳神往。小時候父母管得嚴
在下淺薄的認知里,所謂“俠”即是俠客——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俠客,亦是人間正氣。而加之以仙,絕不僅僅是飛升上仙的瀟灑飄渺,也是悟道的過程。仙俠,應為蘊涵了中國哲學思維的世外桃源。
而這部上映于2001年的《蜀山傳》,正是武俠電影鬼才徐克對于中國式奇幻仙俠的闡釋與理解。
號稱堪比好萊塢的特效在當年可能的確是本片的賣點之一,怎奈時間總能摧毀神奇,現在回過頭再看,曾經的精彩絕倫早已顯出陳舊粗糙。
不過也恰恰是技術上的過時
一直以來都喜歡這種飛來飛去的類似神仙的人們,
他們過的好像很自在,不用吃飯睡覺,不用擔心房子物價
只要愛情,和拯救世界。貌似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愛情可以纏綿
拯救可以豪壯。哎,都是些有意思的生活啊
小時候就喜歡這種玄幻的東西。大了還這么癡迷,
不知道時好時壞,其實現實世界不是這樣的,我這么明白
卻還故意沉迷于此、怎么才能讓自己過的有意義呢?
其實我一直不知道怎么樣才能讓自己活的開心,我其實原來覺得,找一份自己想干的工作,全心全意的付出,那是很好的事,可是現在的工作自己不喜歡,想跳槽卻又不敢,想換行業,可是沒有工作經驗,想充電,不知道是充一直丟了的英語,還是充現在不知道要不要干下去的行業。就這樣蹉跎。一直以為自己是努力進取了,卻發現自己不過是在混時間混日子
內心煩躁,好想跳出這個天道,可惜不在蜀山的世界。
只能再看看這電影聊以慰藉了。
心中的仙俠不死,現實中似乎做什么都沒滋沒味的。
明知是夢,偏不愿醒。仙俠這味毒,何解?
時至如今,熒幕上的演員已然鮮肉化(無論男女,惡心),風格亦充滿歐美魔幻氣息,劇情上更永遠都脫離不了,狗血無理且自相矛盾的愛愛愛,目光之短淺,心胸之狹隘,實在讓人看得心悶。
章同學,借你手中之劍,斬破天人之障,如何?
《蜀山傳》恰恰表現出徐老怪的兩大特點,一是對特效的癡迷,二是對龐大世界觀的營造。徐老怪在這部電影里對特效的癡迷到了一種程度,所以從頭到尾滿滿的特效,就像小孩子剛見到喜歡的東西一樣,愛不釋手,而且要從頭到尾展示給人看。
其次是對龐大的世界觀的塑造。電影不像動漫,由于時間短,向來都是比較平面化的世界,大多的矛盾都是基于我們肉身的個體。徐克卻一直癡迷著多維的世界,在人的肉身之外,他總想表現另一維度的“靈魂”、“力量”、“元神”等等,這也構成他電影的神秘元素。
例如在本片中
電影從孤月死開始,從李英奇死結束恰是一個輪回。
開始時,孤月心里是有玄天宗的,但一直也還忘不掉她師傅,所以無法和玄天宗專心日月定陰陽。修行上也無法進步。所以她不能讓玄天宗走她的老路,把月金輪給天宗后死于幽泉。后面李英奇跟玄天宗有感應,而且很簡單就起感情就說得過去了。玄天宗忘不了孤月,卻走不近李英奇,因為李英奇不是孤月,玄天宗因執念想和李英奇配成天雷雙劍,卻怎么也拿不到雷劍,最后自焚。李英奇對玄天宗有感應的,所以以天劍召喚雷劍讓玄天宗拿
蜀山傳:十年后才看懂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