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3 15:41
首映:2011-04-29(中國大陸)
年代:2011
時長:100分鐘
語言:粵語,漢語普通話,泰
評分:5.9
觀看數:62150
熱播指數:6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B+偵探》平淡無味!兇手只有一人 那就是阿探(轉自迅雷網一牛貼)
我一直以為真兇是郭富城,囧。
電影放字幕了我都還以為是他,很囧。
看評論以后才知道電影沒有畫外音,囧到不行。
這是個電影加長版的殺人游戲。觀眾是猜那個誰是兇手的人。我覺得,我是那個猜了一圈兇手最后游戲結束還是被套進去的那個。
是我智商不夠高?
電影里出現了一有名的人格分裂書,全電影也圍繞這個主題展開。
不知道是導演很厲害可以通靈,還是我的心理學學得很爛,我表示對于中間的過程,我不是沒看懂,是根本就不知道在表達什么。
從這個意義來講,導演浪費了演員,也浪費了這么美的鏡頭感。
我還是很懷念劇中的那個時代的。卡帶,錄音機,都是稀奇物。最大的夢想是有個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聲音,好像電臺姐姐一樣,跟這個世界對話。這一點打動了我。
故事里有一點被打動,我想,這就是值得記住的電影。
于是,我決心翻出已布滿灰塵的錄音機,像小時候盼望的一樣,錄一期給自己聽的節目。要說些什么呢,說愛情么,還是講懸疑。
倒是演員的表演,好值得表揚。郭富城就像個真正的神經病(不對,人格分裂者)一樣。所以我一直被他的演技誤導
今天晚上才看的,總結一句話和C+比起來差太遠
個人感覺C+不算是一部偵探片,懸疑+鬼片更適合一點。如果有興趣可以看我C+的評論
B+在劇本上是不想重復C+那種悠閑的懸疑感,這個感覺導演想有點變化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但是,但是太過了。整個就是想制造懸疑感而做作得不行。劇本太爛是第一,非要把這種懸疑感扯到精神層面上去本來就不靠譜。四起謀殺根本就沒什么聯系,非要郭天王在家里扣腦殼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后來搞得自己感覺都變得個精神分裂了,看到這個地方我以為又會是“殺人犯”里面那種,搞得自己是嫌疑犯的劇情。
安排澤少死也不靠譜,如果還有續集那少一個人來給劇情起沖突,顯然郭天王很難碰到像“我是傳奇”那樣獨角戲的劇本。
再則,我預計下一集應該是追尋父母死亡的原因了。那估計要搞成破案劇,估計更難出彩。
有“無間道”的成功。三部曲看來是個趨勢。但我覺得也只有第一部最好看,第三部不是拍攝手法上面的問題應該也不錯,第二部由于主角換人了完全沒了感覺。
只是希望A+能好好運籌運籌,B+算是過渡難看點我也忍了
不知道為什么,一開始就猜出來兇手是那個小孩了。而且猜到了是性格分裂癥。很沒勁,也沒有第一部那么離奇。最后澤少還是死了。
感覺還是殺人犯好看。郭富城再拍這種片估計他自己心理也快有問題了。演繹的很到位啊,還有和鄭伊健拍的那個叫什么來著,也是類似的。
劇情結構:
(開篇)接上一部,慧心案立了大功的老馮招私家偵探小郭,讓小郭為自己提供線索,兩人共同發財升官。并給小郭看一中,男子謀殺案。
(建設)凌晨,一名妓女被殺,并被錄下死亡前驚恐慘叫聲;又一名男子被錘子活活錘死,并割下老二于瓶子中。公園晨練,電話罵臟話女被割舌鉛筆捅死。
(對抗1)小郭推斷兇手為人格分裂,并電話老馮注意。小郭去醫院查證狗,鎖定梁偉業,并在菜市場抓住要槍殺買菜老太的梁偉業,經技術鑒定,此人為純神經病患者。
劇中大家認為人格分裂的是家輝,我們來回顧一下家輝殺人時的人格。
1.殺第一人,被害者被賦予爺爺(你們懂得)的身份,那么家輝是本體,仇恨爺爺出軌。
2.殺第二人,被害者被賦予第三者的身份,那么家輝還是本體,仇恨破壞自己家庭的人。
3.殺第三人,被害者被賦予強奸姐姐的身份,被剪掉下體,那么家輝依然是本體,仇恨強暴姐姐的人。
4.殺第四人,被害者被賦予姐姐的身份,家輝自然還是本體,痛恨姐姐生下自己并對自己撒謊。
5.本來要殺小孩,小孩是孤兒,被賦予家輝的身份,家輝同樣還是本體,痛恨自己的存在。
家輝整個過程是虛擬自己悲慘的一生,希望通過殺戮來終結這個悲劇,并通過錄音話劇的形式來反映這個過程,他并沒有人格分裂,他最多只能算是精神異常,經常容易體會到自己的不幸而隨機殺人。可是電影中出現過幾幕家輝打了人后,一會又忘記了自己的行為,似乎又有點人格分裂的影子,那么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的見解是,家輝并不存在,整個殺人過程就是郭富城扮演的陳探所為,而那個小孩的經歷就是陳探的經歷
C+偵探是買的碟看的,看了兩三遍都覺得很過癮很好看,想不到第二部居然這么垃圾!在電影院看了一半就準備走的,怕浪費錢堅持看完,之后我只能后悔!
《B+偵探》平淡無味!兇手只有一人 那就是阿探(轉自迅雷網一牛貼)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