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9 14:01
首映:2013-03-08(中國大陸) / 2012-06-20(上海國際電影節)
年代:2012
時長:120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6.6
觀看數:8215
來源網:三年影院
“蕭紅”不錯的文藝片你看懂了嗎?
最近我在正參加的MBA課程中遇到一個挺有意思的項目——研究美國作家Joan Didion的作品《self-respect(自尊)》,教授一再強調Joan Didion的自尊觀能給我們帶來一套全新的思維模式并幫助每個人找到真正的自尊,出于對真正自尊的好奇,我參與了這一課題的研究。為此我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從西方自尊觀的形成發展,到各個時期代表性的自尊理論,在整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后,我發現東西方文化中對自尊的認知存在很大的差異:東方式自尊是面子,它的存在依附外界的評價和認可,簡言之,如果一個人的言行得到社會或周邊人的認可和贊賞,這個人由此感到有面子,那他就會覺得自己有自尊。不同的是,西方式自尊是個人內心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受外物影響,一個人,相信自己、誠實面對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從而活出真正的自己,這就是自尊。我很驚訝不同文化背景下對自尊的認知偏差會如此之大,然而想到自己時下在面子重壓下過著的犬儒生活,倒也覺得能有明確目標,并不受外物影響,活出真我的西式自尊會是一劑解救良藥。
在印證這個觀點前
第一次聽人說起《蕭紅》是和辰哥聊天的時候,她在影院看的,但是有些失望。“太軟了”。辰哥這樣評價,彼時我并不了解蕭紅個人生平,僅僅知道是個女作家。前段時間網絡上集體討伐綠茶婊的時候,林徽因被人掘墳似的提起。后又有眾多四月天鐘愛粉為其平反,主要一點就是說林徽因已經很慘了,大家不要這樣黑她。要比慘,蕭紅更慘。有人這樣說到,于是貼了一篇長長的文章,記敘了從逃婚到死亡的過程,沒有太多感情色彩,是蕭紅的大致生平。
現在找不到那個帖子了,但我記得好像是八卦組的。八卦組也真算是包羅萬象了。
我跟朋友簡述生平之后他們的第一感覺也是這女人想要獨立但不夠獨立,有膽子,但卻不夠大。
當時看完那篇文章之后的感受是,真實的蕭紅可能比電影里的更軟弱,她除了心中無限執著于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讀書、寫書、出版、接觸文藝界之外,她從未逃離過對他人的依附。似乎是蕭紅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話,自己是個女人,不能脫離男人而生活。最初是因為物質需求而不能離開丈夫,后來因為精神所依不能離開情人。兩次自以為是的戀愛,兩次遠離愛人的生產
“蕭紅”不錯的文藝片你看懂了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