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3 14:13
首映:2011-04-29(日本)
年代:2011
時長:147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3
觀看數:96949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第八日的蟬”一部真正的女性電影
記得大學時看過電視劇版,哭得難以自持,覺得這個故事真是太精彩了,怎么能把親情寫的這么深刻這么強烈。沒想到電影版居然有更多人看,而且評價還不低。
電影版和電視劇版相比,有重合的部分,但是在長大后的小薰這條故事線上延展了更多;更重要的是電影版修改了結局,讓人在絕望中還保有很多溫暖。就個人口味而言,可能更喜歡黑暗的電視劇版,小薰最后對于母愛的覺醒雖然不突兀,但也讓整個劇情的沖擊力變弱了,小薰同樣和已婚人士戀愛并且懷孕,還是有點可以制造巧合的感覺。
電影版增加了記者的角色
這是一部詮釋孤獨的影片。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在相互溫暖,給自己的人生注入活力。每一句關懷、每一句欣賞,都是存在的價值跟意義。
當下追求物欲仿佛已成為人生的主流。但是物質再豐富也改變不了人生的孤獨。
中國有句古語“話不投機半句多”,講的也就是孤獨。世上的人再多,真正的朋友也沒幾個。
男人搞外遇,無非是跟老婆話不投機。家長罵孩子,無非也是話不投機。孩子逆反、與原生家庭漸行漸遠,更是因為話不投機。
唯有對生命足夠尊重、對自我足夠認同與接納
“我們身上最好的東西,也許是從古代的情感中繼承下來的,現在已經不可能再直接獲得它們。”
母親對孩子的情感是其中之一吧。<阿飛正傳>里的阿飛,<公民凱恩>里的凱恩,都自幼不在生母身邊。凱恩的母親為讓凱恩躲避父親的暴力讓其離開;阿飛因為私生的關系,被領養。他們缺少母愛,缺少了孩子應得的依賴。<第八日的蟬>里的惠理菜不同,她被另一位母親所綁架,卻得到更為豐富,更為溫柔的母愛,同時也得到根深蒂固的依賴。長大的惠理菜經歷著人生的種種,而她似乎正在走一條與“母親”希和子相同的路。行為的模仿,是一種嘗試性的理解。如果惠理菜所有美好的記憶都引向那位“綁架犯”,我們又何嘗不認為真正的母親是“綁架犯”希和子,而不是那位不耐心的生母呢?
她既不愛自己的生父,也不愛自己的生母。血液上的關系是如此的脆弱。
每個喪子的母親,都動過自殺的念頭。如<藍白紅三部曲之藍> <反基督者>里的母親。自殺是對世界最強的否定,是一種通過傷害自己來傷害世界的方式。<第八日的蟬>里的綁架顯得合情合理,綁架使希和子得到了養育子女的快樂
第八日的蟬。
蟬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后卻只能活七天。
但若有一只蟬跟伙伴不一樣,獨活了下來。
那么她感到的是孤獨和悲哀,還是看到嶄新風景的喜悅呢?
在看片前閱讀簡介就知道此片會很虐很糾結。日本人很擅長新奇的倫理題材。作為一個已有家室的男人的情人,這樣的女子本已是道德輿論指責批評的對象,更令人發指的是她還偷走了對方家庭剛出生的嬰兒。她這樣一個突如其來的舉動,帶來了此后三個女人的傷痛。
那個飽受失子之痛的母親,她先遭遇了丈夫外遇,而后剛出生的女兒被小三抱走,失去了和女兒建立感情的最重要的幾年時光,執著的信念終于苦等到找回女兒,而那個小小的孩子看她卻只是個陌生人。她把逃出家門的女兒從警察局接走時流淚滿面,她不知道女兒想聽的小星星的歌究竟是哪一首時奔潰大哭……看似錯過了幾年,或許就錯過了一生。
那個偷孩子的始作俑者,她因為男人的不負責任而被迫打掉孩子導致自己終身不孕,偷偷潛入對方家中只想看那嬰兒一眼,未曾料到嬰兒溫柔的笑容化解了她心中的哀傷、悔恨和遺憾
“第八日的蟬”一部真正的女性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