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3 05:54
首映:2012-11-04(美國)
年代:2012
時長:87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6.4
觀看數:16393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海豹六隊:突襲奧薩馬本拉登”美國主旋律,偽記錄片,真霸權主義廣告片
如果算是一部紀錄片的話勉強及格。可能是為了保密或者導演想表達的東西和我想看到的東西不一樣,我覺的少了很多應該組成故事情節完整性的東西。
還有,全片充斥著美國人權,美國人的做事原則,美國人的安全,其他國家的都是shfit。美國人在巴國開展軍事行動,巴國空軍來了美國講“請返回,否則將擊落”結果巴國在自己領空被趕走,巴國警察來了,美國情報人員說“找你們上級回報去吧”。。。國民,警察就平靜了。巴國窮,美國是老大,美國的人權就凌駕于巴國的人權之上,凌駕于巴國的國家尊嚴之上。
落后就要挨打,不錯!一個國家是這樣,人也是這樣。想要得到別人尊重就要有足夠的實力,靠良心和規則就是傻逼。暴力,永遠是堅強的后盾!!!
還記得大二時的某天晚上,大家躺在自己的鋪上,寢室馬上就要熄燈,突然走廊想起一陣歡呼,我和其他人一起蹦下床推門出去,走廊里滿是敲著臉盆跺著腳的同學,然后我知道,美國的雙子大廈讓人給弄塌了。我加入歡呼的人群。。。
拉登死的這天,我沒什么感覺,不失望,也不興奮。
這部電影的內容,和我能讀到當天擊斃本拉登的報道基本吻合,可能為了增加可看性,又加入了一些戰友情,上下級斗爭之類的電影橋段。
影片本身經常插敘,不同的場景來回切換,但只要你稍微關心一點國際政治,其實就是關心美國,你理解起來就完全沒什么問題。
我現在沒那么憤青了,仍對美國抱著些許敵意,多是來自于對其自由、霸權的羨慕嫉妒恨。仍對美國抱著向往,期望有天能加入進去欺負別人。
小短評一下
網上很多人說,這個片子是 zero dark thirty 的山寨,其實太不公平了。這部片子雖說不上十分優秀,但個人覺得還不錯,絕不是山寨。只不過兩部片子側重點不同而已。這部片子并沒有把重點放在行動的現實場面,主要是在講這個行動的背后策劃進展這樣一個過程。所以的確沒什么大場面,但我覺得其在敘事交待上還算清楚。而且本來這種描寫復雜大事件的類型片,不存在傳統那個意義上的主角,電影的很大精力都放在把這樣一個復雜的故事說清楚上面,留給演員的空間本來就不多,這種電影主要是敘事,其實表演倒是次要的,不能怪演員的表演膚淺。
話說美國人真是夠霸道啊,F-15E在人家巴基斯坦的領空,居然警告人家巴基斯坦的J-10返回。這讓我聯想到了小日本飛機在釣魚島攔截警告我們的殲十。最后T-bag那句“for God and country , Geronimo was KIA.”讓我都覺得有點感動。
北京一套婚房,800萬。
爹媽、岳父岳母、自己+她,6個人均攤,每人出125萬,還差50萬。
如果,你是個奮斗型選手。
定完這個小目標之后,
談Offer的時候,你會跟HR討論加班費嗎?
肯付加班費的公司,加班費的水平,也就是200元/天的檔次,
50萬的缺口,你需要天天加班,加班2500天,10年。
So,
你決定加班,必須、應該、至少是為了“機會”,漲工資的機會,拿獎金的機會,跳槽的機會,創業的機會。
目標,決定你的選擇是否有價值。
而不是,你的選擇,是不是合法沒吃虧。
Vivian是個打工的女白領,
zero 里海豹只占1/4的篇幅,更注重女特工的點,team 6比較平衡的把整件事情給說清楚了,平衡了情報工和突擊的作用,但是個人覺得出現轉折點的還是科技的作用,如果2007年沒有手機跟蹤確定了馬仔的位置和身份,那其他都不會發生,至少“Jaronimo”從02年隱藏了到了07年,其中人肉情報傳遞還是很發揮作用的。
bty,女配可能野尻眼鏡的平面通告出多了,假到的無法直視,和碧格羅夫的女主天地之別,IMDB里給低分的估計有她的“功勞”。
“海豹六隊:突襲奧薩馬本拉登”美國主旋律,偽記錄片,真霸權主義廣告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