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感動。我總覺得能做到不亢不卑的先至係大師。那種對光與影,對大自然,對身邊的人,對電影,對理想,對命運的尊重都令他的電影有了生命,成為藝術。
昨天跟朋友提起了作為電影工作者的使命感,在光與影的國度,怎樣才能讓人不至於只是追求鋒茫呢?

采訪中,李屏賓談到“道”字。
”中國字這個道,上面就是兩點,就是陰陽,每一個植物的生長都是兩片葉子,沒有三片葉子。然后到我工作的時候,常常需要擺設軌道什么的,盡量不去割壞草,壓壞什么。“
李屏賓的電影之“道”也并不止于如此,“一部電影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才會有好的結果。這不代表在現場你會是快樂的,你必須順勢這些東西。這也是和侯導工作學了很多。”更重要的還是他跟侯導合作時學到的這種隨遇而安、順應自然的態度。
他講到當年拍攝《童年往事》時的一場戲。侯孝賢原本的設定是晴朗的午后,結果遇上臺風天,于是就順勢拍了,風雨中搖擺的百年大樹,被人力三輪車拉走的生病的母親,對著窗外雨水唱歌的哥哥……風雨中的臺灣潮濕又寂寞,更像是一個人經年之后記憶里的模樣。
后來,李屏賓跟姜文拍攝《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在酒泉遇到暴風雪。幾天的停工不僅造成預算超支,更重要的氣候可能由此轉變,變得更冷更難辦。就在姜文也在猶豫該怎么辦的時候,李屏賓卻說:”姜老師

一直放大屁,其實太虛,牛皮不夠撐,加踏實地說幾個感動的點。1阿賓和葉子的對話。他用手機拍攝風吹著的葉子,覺得葉子的擺動是它在訴說,在舞動,略帶溺愛口氣地讓葉子keep talking and dancing ,自己又忍不住地笑,肆無忌憚的笑。2說他很快樂,可能自己長時間無法回家不能讓孩子家人快樂,但是他沒的選,他只是選擇了他快樂之路的入口,沿著路一直走,其他的東西都是自然產生的影響,他沒的選。3和侯導的不言說的懂得。他說他是少數跟著侯導受苦的人,侯導說他是總不會讓他失望的人

乘著光影旅行——李屏賓的攝影人生:2009推薦,李屏賓:我和侯孝賢天天是好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