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3 04:34
首映:2009-08-04(中國大陸) / 2008-03-08(日本)
年代:2008
時長:112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7.6
觀看數:14909
熱播指數:22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哆啦A夢:大雄與綠巨人傳:我和大雄一起長大
雨夜。回到家中小小房間。開大音響,把燈關了,靜靜地把《大雄與綠巨人傳》看完。
現在長大了看多啦A夢,發現總是會有淚水。越來越喜歡大雄,這個具有一切平凡缺點卻異常善良的男孩。看著他與多啦A夢在一起經歷了很多,還有他的三個朋友們,總是不舍得他們長大,十多年過去了,這群從來長不大的小孩們一直是我們的最愛。
發現漫畫里面更多加入了對當今世界的警示與啟發。今次的主題跟越來越差的環境有關,通過夸張的手法,展現了按照目前形勢發展下去,地球會毀滅的可怕景象。更多的是,作者用唯美的畫面,表現了人與綠色之間的互動與和諧。或許,這充滿了作者對人們的呼吁與期望。戰爭在片中變得更加恐怖,惡性循環的互相報仇只會毀滅他人的同時,也把自己毀滅。互相扶持,才是永恒的愛。還記得木木身處危境時,大雄將一桶桶水潑到根上。每次都是那么艱難,每次的成效只是一點點,但他仍然堅持,即使自己被累得不成形。“你這樣做有什么用呢?”公主憤怒地喊。“不知道,但我只能這樣做。”摔倒在地上的大雄昂起傷痕累累的臉。
最后
這部電影看過漫畫的人都知道,取材自原來在短篇集中的一個中篇,不過樹小子的造型有點改變。
但是,我真的看不出這部電影有什么優秀之處,除了音樂。整個故事看完都不太明白要講些什么,故事太凌亂,本來樹小子被抓走時大雄他們很正派的要去救他,一轉眼就要回到地球,我正想是去回去拿哆啦A夢的道具,怎么一下子就變成了打擊地球侵略者。一下子出現了綠巨人,一下子回到了植物星。是我理解能力太差,無法理解導演高超的情節駕馭能力吧。不然就是電影的故事情節混亂,沒有條理。
人物的塑造也是問題,除了大雄他們因為一開始就知道人物性格所以還算明白點,其他的人物都是走馬燈似的來了去去了來,一點感覺都沒有。
配音也有點讓我無法忍受,樹小子的JIJIJIJI讓我快瘋了,公主的聲音怎么聽怎么有點做作的感覺。
煽情也是,看著最后樹小子的離別,我怎么有種看60年代影片的感覺,配著動人的音樂,我除了雞皮疙瘩什么都沒感動出來。
唯一讓我有所慰藉的就是結尾音樂了,算是繼承了上一部的優良傳統,如果不是前面接近兩個小時的電影
胖虎已經不再欺負大雄了
媽媽也不會火冒三丈的吵嚷著“大雄!快去給我做功課!”
大雄成熟懂事多了
少了很多的小矛盾沖突
小幽默自在
我覺得他們長大了
不是小時候認識的他們了
怎么說呢
是一部讓人覺得沒什么回味的動畫片
雖然是環保主題
樹小子“kiki”的配音讓我覺得刺耳
-_-我老了么。。。
沒看下去 。。
對不起。
早上去看的,影院里有許多小孩,家長帶著。
感覺很悶,片子出乎意料地長,一開始說:人類不環保,要遭天譴;后來又說:植物人不能動用武力來毀滅地球人類文明,破壞大地的,正是植物本身???
真是前后矛盾,讓人摸不著頭腦。那人類到底要不要環保呢?我猜,導演采取的是折中的方式,就是說,既要環保,也要發展,要講“和諧”,和中國人的思路還挺接近地。
影片中有一句話印象蠻深刻,“不要憤怒,憤怒的力量會摧毀一切。”從什么時候起,日本人也開始學中國人,講究起“中庸之道”來了。
影片好像要包含許多內容,說明很多道理,最后又仿佛什么都沒說清楚,看得人一頭霧水。那個只會“唧唧”叫的小樹人還真是呱噪,真是煩人。
好不容易在我們國家的影院看到了引進的版本,很是高興。要知道這比起很久以前真的算是一個進步,雖然我們還要比國外晚一年多,但是我知足了。
多啦A夢最好的絕對是漫畫,節奏感和幽默感都體現得最好,但是動畫確實借助音樂和效果實現了更好的氣氛渲染。這部《多啦A夢大雄與綠色巨人傳》實際上是藤子老師一個小短篇的延伸。在原著漫畫里,樹君沒有綠茸茸的身子和包子般的臉,就一個綠毛團加上四肢,還有個長長的鼻子,而且遠沒有這只會gigi的小東西吵鬧,基本是幼齒般的出木杉,特深明大義。最后是靠小樹說服了外星人,最后挽救了地球。機器貓和大雄同學基本沒有起什么作用。
但是到了劇場版,總的湊時間吧。于是就特別蹩腳地叫入了一個公主,加入了老蘑菇,加入了什么綠巨人,加入了什么原住民。最可怕的是這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和邏輯,沒有任何深入的角色刻畫,人物性格背景都是一樣的蒼白單薄,甚至連劇情的發展也是凌亂不堪一團糟。給這個編劇0分都毫不為過,真正是無重點無亮點。差點就毀了一部片子。
還好多啦A夢本身魅力夠大給挽回一點顏面
哆啦A夢:大雄與綠巨人傳:我和大雄一起長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