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3 08:18
首映:2014-10-17(中國大陸) / 2013-11-13(羅馬電影節)
年代:2013
時長:9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6.9
觀看數:16114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藍色骨頭】骨頭為什么是藍色的?
昨晚看的電影,偌大的影廳稀稀拉拉十幾個人,除了我和男朋友兩個年輕人外,其他都是一對對的中年夫婦。電影結束,亮燈清場,老男人們都沒有起身。坐我前面的男人,全程保持一種祈禱的姿勢,她的妻子已經離開座位,眼神示意他趕緊走,但他無動于衷,堅持聽完了片尾曲,出了影院還聽到他啞著嗓子說:老崔是有顆年輕的心。說完就吼起了某首歌……
印象中這種全場聽完片尾曲才離場的情景,今年的電影中只有《后會無期》做到了。青年們在笑完之后一定要等到樸樹的聲音,他們好這一口,樸樹的粉絲更是迫不及待了,十年沒有作品,這次得過把癮。
這些老男人當然也是沖著崔健去的,不是沖著電影去的。崔健在為電影宣傳時反復強調的“如果真的認為我是崔健導演的話,就別把它當電影看;如果把它當做電影看,就把我忘掉。”有點蒼白,80年代曾狂熱地愛著他的年輕人,早已被他拋下,大家看起來像老朋友,其實早已形同陌路,甚至當初的愛也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如今這些年輕人早已是成功人士,社會中堅,他們并不在意崔健這些年做了什么,只要他還肯唱《一無所有》
很慶幸,我能在這個十月,結識了崔健老師的《藍色骨頭》。它帶給我的驚喜和震撼,已經無法用語言去表達。在我看來,它能出現在中國的院線里與各位大陸觀眾見面,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它的敘事野心,它那極具質感、充滿藝術氣息的鏡頭,它那穿插跳躍的雙線故事情節,都證明它高出工廠化標準的商業片有一萬個《小時代》的距離,它更像是一部頗富試驗色彩的、個人化的藝術作品。
這部電影我是“包場”看完的,這雖說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卻也并不意外,只是有一層微漠的悲哀。我不認為現今在中國教育體制下教化的人們,能夠接受崔健這樣一部對他們的各方面認知都充滿挑戰的作品。不過崔健的音樂和杜可風的攝影都是無可挑剔的,只能說他們無福享受罷了。
崔健的音樂無疑是牛逼的。他能恰到好處地把握好四首歌的情感,并且穿插到影片情節里,竟然毫無硬傷。無論是文革的戲份還是現代的戲份,都充滿感情,先是《迷失的季節》鋪墊好哀婉的氣氛,然后高亢的《魚鳥之戀》講述纏綿的愛情,最后都融進一首《藍色骨頭》里,《藍色骨頭》的歌詞即是影片最好的注腳
接受不了中二、青澀又幼稚的旁白,也許另一個視角看來是初心。
整體視覺像21世紀初的那幾年,地下搖滾,網絡視訊竟然還不流行。世紀末的迷茫混雜了個人幼時經驗的無所是從。
從沒好好聽過崔健的歌,《藍色骨頭》的詞,真是聽到尷尬癥。
黃軒那時起,就是個部隊“老好人”的模子,棱角分明,眼神干凈。
崔健#藍色骨頭#,這部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電影作品,以搖滾樂為暗線和精神內核,講述了一個破碎家庭在兩個時代卻頗為相似的救贖故事。
施堰萍(倪虹潔飾演)名字有漢語同音“實驗品”之意,是在文革歲月中追求自由和愛的人,而這也是搖滾賦予她追尋的勇氣,但在那樣的年代這樣思想及其危險會危害自身甚至是所有和她有關的人。最終,她帶著精神的失意和身體的傷痕以及對迷失年代的無聲吶喊離開了祖國遠赴他鄉……
鐘華(尹昉飾演)是施堰萍之子,是崔健常說的“紅旗下的蛋”。而鐘華的漢語同音是“中華”,一個生在紅旗下長在春天里的人,作為地下搖滾制作人的他也繼承了母親叛逆的血液。希望追尋不同的人生,當他有一天收到父親講述母親故事的郵包的時候,冥冥中似乎找到了自我存在的意義,那就是要宿命般完成母親沒有完成的愿望,而在他與萌萌(黃幻飾演)懵懵懂懂的性愛過程中,找到母體也就是自己的母親。這一切促使他創作了簡單、有力、直白的樂曲《藍色骨頭》,而這正是20多年前母親創作的《迷失的季節》的同一首歌的另一種曲風演繹
【藍色骨頭】骨頭為什么是藍色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