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骨頭》,我開始以為它是一場演唱會;看著看著,我感覺這是文藝愛情片;再接著,我想這就是青春勵志劇了;到后來,我突然感覺到這是一部時空穿越的科幻片;但是到最后,我終于再次肯定,這就是一場演唱會。
“我就是一個春天的花朵,正好長在一個春天里”,我看了一場很痛快淋漓的演唱會,然后再花了一小時聽崔健講完故事。這句詞是這場演唱會的精神內核,藍色骨頭是它的靈魂。有了精神,有了靈魂,這場演唱會與這部電影,頓時鮮活光明浩蕩起來。
這是崔健一以貫之的搖滾精神,自我、自由、向上,我似乎多了幾分理解。然后,崔健將這種精神,用重重疊疊的音樂、畫面、隱喻、文字包裹起來,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時空交織的故事,一個精神世界的二次元空間,完成了一次從音樂向電影的跨越。這樣的結構看似隨意散漫,讓人錯亂;卻在千回百轉的情節中不斷引人入勝,直至高潮,嘎然而止,回味無窮。
兩個時代的兩場演出是時空記憶的焦點,是整個電影的精華。所有的故事都圍繞此展開。
《迷失的季節》是母親的一聲嘆息。“多可惜,也多可氣”,“你是春天的花朵

【藍色骨頭】崔健為自己拍的小眾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