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1 13:41
首映:2002-11-08
年代:2002
時長:99 分鐘
語言:俄語,波斯語
評分:7.6
觀看數:87140
熱播指數:141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俄羅斯方舟:一鏡到底(形式)+藝術與歷史(內容)
最喜歡的鏡頭還是小女孩追逐打鬧跑過走廊那一幕。窗外光線明朗,高明度打光讓這些小精靈們美得心醉,美得脆弱。
還有電影最后,鏡頭在樓梯轉角從一對夫妻身后越過,看到浩浩湯湯的貴族一齊慢悠悠又熱熱鬧鬧地向遠方走去——這不就是歷史的洪流嗎?大多數人無意識的被它裹挾,熱熱鬧鬧的向前走,不曾停留。這時候有個人找不到自己的同伴了,回頭逆著人流去尋,這不就是不經意間伴隨著回憶往昔,追溯歷史的熒幕外的我嗎?
鏡頭慢慢慢慢收束,走廊的燈光逐漸轉暗,鏡頭推到了一面空著的墻上
單純從情節上說,這部影片是瑣碎,沉悶。但從拍攝手法和角度卻是別具匠心,不同時代的人看待過去俄國的變遷,從中所暗示時間與空間上的的永恒,和對往昔的追思。故事在長的鏡頭下慢慢敘述,繁冗的服飾,窮級的奢華,大型的舞會等等,各種美學的鏡頭,隱藏著更為深刻的思想,在此中,十九世紀的老外交官對一幅畫喃喃自語“永恒的人類”,正是思想的流露。本片只可細品,若是喜愛情節者,還真不適應這種蒙太奇式的手法。
一個不知名的鬼魂同一位19世紀法國外交家,結伴穿行在冬宮,穿越了幾個世紀,從音樂到繪畫,從彼得大帝到尼古拉斯二世。外交家開始堅持著西歐中心論,漸漸卻開始欣賞俄國文化,最終選擇留在那場最后的舞會,留在那個屬于自己的時代。鬼魂獨自前行,卻發現冬宮其實漂浮在海上,正如一座方舟,承載著俄國的遺產。很文藝也很無聊
除了影片行將結束前,那句經典的“再見,歐洲”,其余部分可以說我都沒看懂。
但這種不懂,是因為自己不了解其中的油畫,音樂,那段歷史等造成的疏離感。換個角度想,如果多年后回顧我們此時這段歷史,一鏡到底穿越回大光明影院,放映的是《星際穿越》,《盜夢空間》,《信條》,我知道這些作品,自然就有代入感,也自然能體會到作者想表達的東西。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這個電影沒問題,看不懂,是我的問題。
前兩天剛看了《1917》,同樣一鏡到底的噱頭,不由得拿兩片相作比較
一口氣看完,表示非常希望這個電影可以出VR版(雖然我知道不可能)
這個片子可以的,不光是傳說中的一鏡到底,還是華麗的景物,就是內涵也是有的。
從最淺顯的各個場景的人物對話,首尾呼應的看起來有故事的四個人物,那個看起來在尋找什么的男人……每一個角色都是有故事的。
還有在雪中慢慢開始奔跑的女皇,從一群天使一樣的女孩子切換到最后一餐,跟那幅畫交談的女子(你們可以查一下那幅畫的故事)……
從一開始獨自一人,到遇見“歐洲”,兩個人文化思想的碰撞,從“歐洲”問“我”后來發生故事時
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歷史交疊
長鏡頭成為形式奇觀 用空間表現時間 用時間表現空間
奇觀關于電影本體與時間的設定 近時代的人可以對話 法國老頭是近代歐洲
攝影機后的主角是近現俄羅斯
全程靈動的主觀視角長鏡頭 主角一直不露面(蘇州河)
(評論里自己沒到觀影門檻沒看懂的就說沒看懂 別扯別的)
一封寫給俄羅斯民族歐洲時代的情書
俄羅斯是一艘大船 在海上漂泊顛簸 只能不斷向前 不知終點 不知歸途
開頭獨白懸疑式的精神穿越奇觀
俄羅斯方舟:一鏡到底(形式)+藝術與歷史(內容)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