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2 14:15
首映:2013-11-02(首映) / 2018-10-27(大象點映)
年代:2013
時長:149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徐州方言
評分:8.5
觀看數:66935
來源網:三年影視
《自行車與舊電鋼》經典!本就該和大自然一樣平靜的人生,要那么多波瀾做什么
肉體與精神在這部紀錄片中始終進行著赤裸裸的死磕,不戴一點掩飾與躲藏,兵來將往,互不相讓。而戰場,不在鏡頭里,而是每天發生在這兩個“只變老不長大”的老男孩的身體上。無論是張鵬程背包里艷俗的各種行頭,還是張宜蘇龜頭上不潔的膿瘡,都是戰場上散不去的裊裊硝煙。
一開始你可能還覺得“失去”是一種傷害,后來才發現他們擁有最強大的武器就是“失去”,他們對待失去時那種帶有幾分高尚的玩世不恭和發瘋一般的平靜如刺刀一樣銳利
導演邵攀在紀錄片《自行車與舊電鋼》中,圍繞兩個“落魄”卻“快樂”的音樂人,撕開生活包裹的外衣,記錄純粹感性在物質世界橫沖直撞的歡騰聲。
有些人,追著烏云洗澡
撰文 / 沙丘 編輯 / 洪雨晗
本文首發于騰訊新聞谷雨計劃
如果/我不能做/我想做的事情
那么/我的工作就是
不做我不愿做的事情
這/不是同一回事
但/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尼基·喬萬里《雨天的棉花糖》
張鵬程和張宜蘇是徐州音樂圈里標桿式的人物。他們不僅有異于常人的音樂天賦,而且有同樣異于常人的生活方式。
在蘇北徐州,活動著兩位奇人,一個姓張,還有一個也姓張。
年紀輕一點的小張,有一天突然意識到:人不應該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于是決定要徹底刪除自己電腦里的所有貓片。儀式感極強的小張請來朋友,讓其用手機記錄下這一重要時刻,并想好了配樂,“Time to say good bye”。
年紀長一點的老張,某段時間多了個癖好,去自己要好的朋友家做客時,一定要偷摸趁人不注意時在人家里留下一泡屎,作為禮物,因為自己冥冥中覺得這份厚禮能給朋友帶來好運。
情性色與屎尿屁
影片有一段特別粗糙的視頻,張宜蘇早年自拍錄的:第一年回農村參加侄女的婚禮,拍視頻記錄,侄女穿著新娘服滿臉笑容。第二年再回去,說要拍視頻記錄水稻怎么變成大米的,鏡頭拍到侄女,已經挺了個大肚子。很多觀眾都笑了。我卻特別感動,不知為何,覺得特別生活。可能也正是這種粗糙更顯得真實。
導演說剪片的方式是想先讓我們看到一個陌生人視角中的張宜蘇和張鵬程,再慢慢地走進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世界。你看他衣衫襤褸,相貌猥瑣,卻不知道他逍遙自在。
張宜蘇說起童年父親的暴力
《自行車與舊電鋼》
周六的夜晚,我一人走進電影院,去看這部電影,這機會太難得,如果錯過了這座城市唯一的一次點映,我就要錯過它。
好在我幸運。
電影未開場,電影屏幕右側角落,擺著一架電子琴和便攜音響,一位中年女士緩緩彈著我沒聽過的曲子,我走到第一排中間的位子坐下,就聽她彈。屏幕上空蕩蕩,正常的商業片這時候接二連三的播著廣告,這部小眾電影“可憐”到沒人投廣告。
我聽著后排到聲音,陸陸續續更多人走進落座。電影也開始。有幾個鏡頭是可以引起生理不適的,畫面渣,聲音雜亂,鏡頭也不穩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就像每個男孩,或許都擁有一把吉他。
繁華都市的街景,少不了賣藝人的吹拉彈唱,路人們或駐足聆聽,或投幣若干,更多的是擦肩而過,缺少交流。有時候也會想,這些草根藝術家的生活是怎樣的呢?他們對音樂的堅持有后悔過嗎?他們的夢想實現了么?
在書友的邀約下,看完《自行車與舊電鋼》,感慨萬千。這部紀錄片,既讓我們看到了草根藝術家們的簡樸生活,也向我們傳達了純粹的人生哲學和音樂理念。透過兩位老男孩的日常,更能關照到我們自己的命運。
01 若干年后你還記得我么
《自行車與舊電鋼》經典!本就該和大自然一樣平靜的人生,要那么多波瀾做什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