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旅行的時候,看了這部電影。說起它的時候,卻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文字來描述。整部電影沒有跌宕的情節,卻從凌晨2點看到4點不會覺得悶。覺得很幸運在去鳳凰之前看了這部電影,知道了自己為了什么在路上。

朝圣對天主教徒而言并不陌生,很多人有過類似的經歷。基督說:“你們拜父,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既然如此,我們為什么要朝圣呢?
《朝圣之路》作為一部勵志片,樸實得略顯瑣碎。很多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在那個喪子的父親身上,認為這是一部關于親情的電影。其實,我們何嘗不曾像那個寫作遇到瓶頸的愛爾蘭作家,或者希望借朝圣減肥的荷蘭胖子那樣,貌似活潑開朗,實則煩惱焦慮、充滿困惑?
電影的結尾告訴我們,信德不需要大家刻意去尋找。有時我們就像那個愛爾蘭作家,游客一般漫不經心地走進圣殿,覺得既然不是教徒就沒必要裝模作樣地敬拜。聽著不知所云的某國語言,看著神職人員在祭臺前忙來忙去,剎那間淚水奪眶而出,可能連自己也覺得莫名其妙,但周圍的教友卻習以為常,因為他們知道,這就是圣神的力量。有時,我們會像那個荷蘭胖子,對人生感到困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看不到未來,甚至開始懷疑朝圣的目的,但是,就在踏入圣殿的一剎那,我們旁若無人地跪了下來,這時,我們才知道圣神的力量。
也許,我們并沒有選擇天主

這是怎么樣的一個地方?
窗前放盆花,
田邊圍籬笆!
爬山虎悠閑爬上窗臺。
用石頭壘成的矮墻,
上旁小貓嬉戲。
兩邊的大樹,
地上落滿樹葉,
陽光透過,
斑駁墻上。
荒村野店,
土坯房,
白墻,
涂鴉。
篝火旁女郎狂熱舞動,
火光映人臉。
收獲了!
稻草都碼長方體。
泥巴小路中間的雕塑,
在述說什么?

我還是到這里了,從圣讓皮耶德波爾出發,橫穿伊比利半島到了圣地亞哥,完成了你的心愿。而最后的一段路,去木夏的海邊,是我決定自己去,我想帶你去,與你和解,與我自己和解。
我老了,我固執己見,我沒能覺察你的內心,沒能與你溝通交流,我們之間越來越疏遠,甚至充滿了隔閡。你決定去看看世界,我甚至不愿意送你去機場。然而沒想到我會跨越半個地球,是為了帶你的遺骨回家。我后悔,后悔我們之間因為疏遠而失去的親情,我決定完成你的愿望,或許這樣能讓我覺得好過一些。
在這條卡米諾之路,我遇到很多人

《朝圣之路》The Way: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