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中的放映時間,就是再給我長幾只眼睛我也楞看不出來這是政治色彩濃厚的電影。浪費時間做一個政治狂熱評論家不如去體會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自己。
小女孩最終也沒有長大,也沒有變成萬眾矚目大家所期待的一個知書達理成功的人,對她來說家是一個包含一切但容不下自己的地方。雖然出生在一個白色恐怖環境,但一直不接受身邊的人所做的,不聽別人聽的ABBA,BEEGEES,卻特立獨行選擇IRON MAIDEN這樣的音樂,與身邊那些俯首稱臣的人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在這種高壓環境下面敢于說真話的小孩子更是鳳毛麟角,以至于父母不想讓她有什么閃失,所以把她送到了歐洲。
幾年的歐洲生活之后,她也發現這種生活并沒有一種愛能讓她像在故土的感覺,人種的差異,還有被迫說出自己是法國人的話。幾段感情之后,仿佛看到了真愛,但是慢慢相處發現,和自己想的還是差距甚遠。置于輿論不管最終還是選擇了離婚。
我了解一些兩伊戰爭的歷史,也不知道小女孩所表達的視角是好是壞。我關心的只是她一生的顛沛流離,卻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開明的父母,正直慈祥且睿智的奶奶。

從小在戰爭的陰影下長大的人……不是的,這不是一個轟轟烈烈的革命電影,影片到最后也不會出現切格瓦拉式的人物。政治是男人們的玩具,戰爭是男人們的游戲,宗教僅僅是手段,女人則是犧牲品。
這個時代人們關注的不再是英雄,而是生活里面那些真實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將普通人的故事擴大化,成為反映這個時代的活生生的細胞。伊斯蘭世界的女性不需要切格瓦拉出現,不需要其他民主國家對所謂的非人道主義行為進行作秀式的抨擊。能拯救女人的只有女人,成為擺脫不自由現實的自由的女人。

如果用兩個詞形容,這是部歷史的 勵志的 片子。
黑白的畫面,訴說著蒼白的回憶。
自尊自強獨立清醒的女孩,是全家人優質性格的繼承。自由平等,表里如一,在伊朗封建極權的宗教統治下,是多么的難耐。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將政治意味 或者說 將戰爭這么沉重的話題,用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輕松又有些諷刺。
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自小叛逆的性格,讓她在封固的環境中無所適從。她是那時的怪胎,她與周圍格格不入。她只有走向國外。
奶奶是個堅強嚴厲的老太太,臨別的晚上,女孩問奶奶為什么向上總是香香的。奶奶告訴了她,好神奇。那晚,小女孩就在奶奶茉莉花香的懷抱中度過,無比溫暖。
奶奶用溫和而嚴厲的口氣告訴她:這世界上有很多神經病,如果他們可憐你,你就用憤怒還擊他們,這是對他們最好的回答。
是的,在瘋狂繁雜的現實里,軟弱是最最可怕的東西。
陌生的城市很瘋狂。一個人獨自在外,被騙被傷害,戰爭與殘酷都沒有讓她死去,后來她竟被一個不值得的愛情弄得差點死掉。哀莫大于心死,果真如此。
還好,人在脆弱及崩潰的邊緣,唯一想到的

很幸運,和平年代出生的孩子,沒有經歷戰爭。
早熟的孩子,總是要付出代價,失去無知而歡樂的童年。
在愛與寬容里成長的孩子,自由的追求。
在似乎更自由的國度里,卻失去了追求自由的勇氣。
不能面對過去的人,終究是懦弱的。
國家、政府、政黨、民主都太復雜。
如果真主也不值得信任,還有什么可以信任的?
奶奶說:孩子,你要表里如一啊
可是你該怎么面對內心的善良與邪惡呢?
你該怎么面對外面的風風雨雨呢?
沒有了信仰,失去了夢想
沒有溝通理解
沒有了愛
怎樣放自己一條生路呢

【我在伊朗長大】外在強制,內在空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