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7 19:45
首映:2010-08-26(丹麥)
年代:2010
時長:119分鐘
語言:丹麥語,瑞典語,英語
評分:8.3
觀看數:92625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更好的世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我們將一切交給時間,是不是太沒責任感?如果我們對時間不放心,是不是不相信達爾文?
時間上的問題或許好解決,或者說一切不過是個輪回;空間上的問題就沒那么簡單了:我們可以關上房門,卻關不上世界。
赤裸裸的殺戮是看的見也是容易制止的,人心中的善是可以發掘和培養的,但那些看不見的將一切拋給撒旦的黑手是可怕的難以抓到的。
吆喝那幾聲或許有人偷偷的聽進去了,但有時候想想還不如做個醫生來得直接。
或許這一切都不那么重要,因為只有上帝是全能和永恒的,每個人只需對自己的一生負責就行。
或許沒有更好的世界,但每個人應該有更好的人生。
作為一名醫生,Elias的父親Anton常年到非洲去給深受貧窮、戰爭和疾病困擾的人們提供醫療救助,深受當地人的愛戴。一天,一個惡貫滿盈的的軍閥帶著一眾嘍啰闖進了醫療營地,持槍逼迫Anton挽救他那早已潰爛生蛆的腿。Anton從旁人處得知,就是這個軍閥做出了那些令人發指的暴行:他竟然派人用刀殘忍地剖開那些無辜孕婦的腹部,取出嬰兒來查看性別,理由僅僅是和人打賭。幾乎所有人都試圖阻止Anton對這個惡魔進行救治,這使Anton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作為醫生,他有責任救治病人,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他對軍閥的憐憫就是對他人的殘忍。他該如何選擇?
Anton常年不在家,由于交流的缺失,他和妻兒的隔閡也日益加深。妻子提出離婚,兒子Elias則在學校被其他同學欺負。一個新同學Christian出現并用暴力幫助Elias解決了被欺負的問題,兩人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一次,Anton帶著小兒子、Elias和Christian外出玩耍。當著孩子們的面,他被一個有種族歧視的男人粗暴地扇了耳光,Anton選擇用沉默地離開來回應這一意外的暴力。雖然受了侮辱,但Anton對此并不在意
道德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代表著人類文明一種高層次的意思形態,而人性則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受社會和歷史條件影響的本性存在,《更好的世界》通過平和的敘事和類比父母與孩子之間互相影響作用的道德經歷和人性來凸顯出一種極強的人文關懷,可以這么說,影片《更好的世界》是一部關于道德的電影,是關于不同經歷條件下道德覺醒和追逐道德本源的電影。
北歐是那么清凈的一塊土地,富裕而又美麗,而在世界的另外一些個地方,卻充斥著暴力、貧瘠和貧窮,埃利亞斯的父親安東穿梭于這兩個地方,看過了種種大生大死,安東形成了自己獨特而深刻的道德和人性價值評判體系,對于生命,對于道德,安東有著比別人更為強烈的感受,他矛盾的生活著。他的兒子埃利亞斯在學校被人欺負,一直忍氣吞聲,直到遇見Christian,Christian的人性價值評判體系顯然是較為趨于原始的,母親的去世讓他愈發的仇恨自己的父親,而這種仇恨在他幼小的身體里扭曲成了一種原始的復仇本能,而埃利亞斯卻沒有形成自己的道德體系,這時候Christian對其產生了較為深的影響
《更好的世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