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8 17:01
首映:2014-02-07(美國)
年代:2014
時長:100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9
觀看數:50578
熱播指數:263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樂高大電影》:一次原子世界對比特世界的逆襲
小時候學校附近的玩具店里有盜版的樂高賣(我一直以為是正版的,直到長大后見到了真正樂高的價格。。。),雖是盜版但也價格不菲,所以我一套都沒有。好在我有一個鄰居和我關系很好,他有很多很多樂高,每天放學我都去他家去玩。小孩子玩樂高其實就和電影里面那些不著調的劇情一樣,就是捏著小人上天入地,房子拆了建建了拆,古今中外現實科幻各種混搭,想起來這都是快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呢。
今天這個電影喚起了小時候的這段回憶,因為我看到威爾法瑞爾的真人現身的時候,才想起來我小時候玩樂高其實并不開心
里面的白發老神太神了,有點太白金星的調調,居然還能鬼魂托話,
看開頭的時候那么有紀律有規律的生活,還要互相檢舉,覺得是在向奧威爾原著的1984致敬;后來漸漸發展成親情戲就有點峰回路轉的味道,挺有意思的。
覺得里面各種流水的效果是最有想像力的,這得多迷樂高玩具才能構思,制作出這么部有聲有色,又有大場面的動畫加真人電影啊。。。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所想表達的觀點大致就是,歐美工業實力雄厚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有一種先天的工程師文化。
而這種工程師文化,其中的一點就是,很多孩子們從小就從玩lego開始,搭建自己心中的東西,愛上了拼裝從而愛上了工程。
這的確也是這部影片所宣揚的東西,lego一直想要做的就是跳出思維的禁錮,他們賣的是一個又一個的set,但是lego想讓我們做的絕對不是完成了就好,而是讓我們發揮我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去創造出一些新的東西,及電影中所謂的”打到Boss”。電影中,或許對那個父親來說,lego是一種裝飾品,是不可隨意更改的,但對于孩子,這就是對他們創造的一種激勵。所幸,最后父親意識到了這一點,最后允許他的孩子去隨意發揮。
除了這個,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喚起我童年的回憶(不對,怎么感覺這句話那么眼熟……原來是英語作文中經常出現啊= =)不知不覺,我已經遠離這種玩具3年了,但是我依然能記得我用一個又一個的brick去創造我想建造的東西,創造完成后那種喜悅的感覺我現在都能記得。現在,我雖然不玩了
雖然是CG動畫,但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真的用一塊塊樂高積木搭建出來的,像極定格動畫,可謂名副其實。在這個樂高的世界里所有的東西都是由樂高小組件組成的,令人忍俊不禁的是連爆炸蘑菇云、煙霧,甚至于波濤起伏的海洋、水流等也是樂高組件組成。
觀看之前一直認為它未被國內引進是件憾事,然看后覺得它若真被引進也未必會受歡迎。影片雖然有趣,但綜合評價的話并不如今年看過的其他幾部動畫出色,尤其是滿屏幕的幾何形狀的積木塊,變得動態后,讓人有時都很難分清是什么。它在美國本土獲得超高的票房和人氣,多半得益于樂高在美國本土所擁有的深厚群眾基礎,取悅了眾多的樂高玩家和愛好者,但對于樂高感情一般的其他人來說所能領會的樂趣就很是有限了。
讓我印象深刻的倒是片中的那首插曲《Everything is Awesome》,和影片中的小人兒一樣,我也會不自覺地哼上兩句,堪稱洗腦神曲。
我是看完了《馴龍高手2》和《變形金剛》過來評價的,馴龍的影評那時候貌似沒寫,似乎也是沒有太多印象, 可能是第一部給我的印象太深了,于是再看到成群結隊的小龍在大屏幕前晃來晃去總會有點迷糊,對了,那里面的爹爹死的很好,恩,這個等我想起來的去那個電影頁面說。
周末無聊翻出來的電影,沒想到會給我這樣的驚喜。相比于保證很高期待看了的卻從頭到尾沒笑出來一聲的《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可愛的動畫片竟能激發我的笑點四五次,片尾還有一絲絲感動,在那個不太快樂的2014年,這也算是又一大驚喜了。
畫面:四星半
現如今這動畫電影的技術已經不用質疑了,畢竟連星星的表情都能做出來,做幾個積木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同的是,影片中的所有一切一切完完全全由積木展現,這卻是讓人驚嘆的。我們看到了積木的浪花,積木的蒸汽,爆炸,彩虹,一切都是那么的可愛,顏色是那么的繽紛靚麗。而在這一切之上,畫面中的細節又是展現的那樣細致入微,人物的表情,衣著,服飾,包括臉上的胡子,對于這種單位是方塊的世界觀,能夠展現到這種程度
《樂高大電影》:一次原子世界對比特世界的逆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