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拍得很收斂,表層情節是通過孩子去講家庭暴力,還有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建設帶來的重創。但是導演想表達的要比看到的多得多,影片中幾個施暴者,其實也是受害者,那這些施暴者=受害者,他們受到的傷害是怎樣的?比如智障兒童的媽媽,本質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但是社會的階層暴力,對孩子歧視的環境暴力,把她逼到了絕望,沒有信心再去愛自己的孩子,當聽到老太太肯定自己的孩子,瞬間淚崩。影片中的施暴者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很多創傷,能消化的消化,不能消化的就釋放出去,身邊最好的釋放口就是最脆弱的孩子。有反例嗎?只有一個就是老太太,她的創傷是什么?失去家人與戰爭陰影,這些創傷本該很難消化,但是老太太有失憶的問題。。。。。。這個設計很巧妙。忘記了傷痛,只往前看,只看到象征愛的櫻花。所以她拯救了別人。我對另一個受過家暴的單身媽媽的表達并不適應,我覺得有一些虛假,略有一些牽強,尤其是那次擁抱,我沒有被感動。所以影片宏觀上討論的問題很專注,用愛去釋懷,用愛去救贖,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那?就算去做了,也未必成功

【你是好孩子】擁抱的感覺怎么樣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