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8 18:33
首映:2009-06-27(日本)
年代:2009
時長:127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0
觀看數:79969
熱播指數:188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親愛的醫生:冒牌醫生,天使心靈
2009年電影旬報的第一名
不知道是因為翻譯版本的問題 還是因為看得時候走神的厲害
結果 也許是因為沒看懂 所以覺得沒那么好看
也或許是因為之前對他的期望太高
所期待的成品 是豐滿的沖擊的含情脈脈的
結果看下來 是一片冰冷的
冷冰冰的東西也許是另一種引發思考的途徑 但這部有種中途半端 不上不下的感覺
一個冒牌的醫生 在偏遠的村子行醫
這樣的故事 可以講的是人性 可以講的是社會
可以講的是僅僅是醫療體制 也甚至可以引申至政治、思想甚至是文化
我們相信 推崇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一個社會的政治綱領、思想理論甚至文化底蘊 到底是因為這些綱領、理論、底蘊真的那么出色 還是僅僅是因為 我們愿意去相信所謂的一種身份、地位與權威
警察對實習醫生說 你們誰也沒有給他說的機會
在迷信這些精神領域的東西結果卻失望 在那之前 又有沒有真真正正的去理解體會過這些東西
最后 人往往會說 自己被騙
再往前呢 有人真正去思考 為什么相信么
誰能說 這個騙局 僅僅是一個醫生的錯呢
誰會去想 其實過程中自己的盲目呢
最高明的醫術是“愛心和陪伴”
鄉村醫生的助手說“大城市醫生只把患者當病例”,在偏僻的鄉村他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淳樸的感情。
只有“愛心、關心”才能救治這個世界,技術只是輔助。
所以,當“親愛的醫生”不辭而別的時候,所有人都感到了失落。
編劇兼導演的“西川美和”深刻而細致地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關愛的重要性以及日本社會老齡化的現實,文學功底扎實,故事講的很出色。用好故事講給人聽的方式普度眾生,善莫大焉!(12.13)
我想一定不是巧合,西川美和的三部電影里都各有一件直系主題的物件:它們是[蛇草莓]中最終讓倫子目瞪口呆的同名物,[搖擺]中那座悲劇發生的吊橋,還有[親愛的醫生]中點亮黑夜的電筒筆。
從處女作到奉上電影旬報年度最佳影片的七年,故事的發生地由[蛇草莓]的城市,過渡至[搖擺]中偶爾插入東京一角的家鄉小鎮,到了[親愛的醫生],畫面總是被大片鮮綠的田地覆蓋,實習醫生相馬駕駛的紅色跑車成了唯一的城市標志。要說三部電影的共同點,除了西川作為女導演十分難得地運用自如的黑色幽默,自然還有危機、謊言和信任這三個關鍵詞。
[蛇草莓]中而立之年的倫子生活在父親隱瞞失業與債務、母親埋藏怨言與不幸的家庭中,而童年時期一次來自“蛇草莓”的陰影布下的多疑的種子,讓她的平常心在面對改頭換面回歸家庭的“騙子”哥哥面前徹底崩潰。片中一筆巧妙的側面描寫,來自早先三年級的課堂上小女孩的一句“XX的媽媽真的沒病嗎?”,它讓倫子的臉上第一次寫滿了作為武斷與自欺者的尷尬。
同樣說手足之間的故事,[搖擺]以一場意外開題
日本女導演群的崛起應該是個不爭的事實,應該聲勢并不那么浩大,然而后勁卻頗足。不談鼎鼎大名的河瀨直美,這兩年,荻上直子的《海鷗食堂》和《眼鏡》叫好叫座,蜷川實花的《煙花亂》更掀起一陣熱潮,而《文化住宅里的初子》更可謂是2007年的日本電影的遺珠之作,新人棚田由紀初執導筒令人眼前一亮《百萬元與苦蟲女》。我們看到最新一部電影《不要嘲笑我們的性》,導演井口奈己同樣令人刮目相看。
西川美和1974年生于廣島,中學時就讀于巴黎圣母院清心中學,隨后在早稻田大學專修美術史,畢業論文《地獄繪的東西比較》分析了西洋基督教與亞洲佛教的地獄繪畫的異同及含義,對人性善惡問題多有論及。她擔任過森田芳光(《罪惡之家》)、是枝裕和(《距離》)及諏訪敦彥(《家庭私小說》)的助導,2002自編自導了描寫兄妹情和家庭崩潰的《蛇草莓》。次年以電視片《現在想要裸體的男人們》獲第20屆ATP獎的實錄部門優秀獎。第二部長片《搖擺》榮獲2006年度《電影旬報》的最佳劇本獎、藍絲帶最佳導演獎等
親愛的醫生:冒牌醫生,天使心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