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影片故事很是老套路,但我還是被它戳中淚點。其中除了被情親打動外,還有對于一個輝煌時代結束的傷感。
柯達克羅姆膠卷,是1974年前由柯達推出的首批彩色膠卷,也是全球第一款取得商業成功的彩色膠卷。它輝煌的歷史包括, 1963年11月22日,亞伯拉罕·贊普魯德爾正是使用8毫米的柯達彩色電影膠片拍攝到了肯尼迪總統遇刺的畫面;而著名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也是使用柯達彩色膠片拍攝了那幅著名的照片 《阿富汗少女》,并于1985年刊登在《國家地理》雜志的封面上。
柯達彩色膠卷曾引領時代潮流

現代人對快速獲得結果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很多因為過程才會有的美好和快樂越來越少,無論有再多的不舍,都抵不過人類想要“發展”的雄心。膠卷的消亡,就是眾多不舍卻注定消失的之一。
影片從一開始我就知道結局會如何,甚至知道那四卷等待全世界最后一家膠卷店沖洗后的內容會是什么。說實話,當這些想法出現在我腦中的時候,我對這部電影慢慢失焦了。我沒想到,連我看電影的習慣都被在電影業的快速“發展”中潛移默化改變了,幸好,不管電影開始15分鐘能否吸引我,堅持看完是我不變的固執。當然

“柯達克羅姆膠卷”驚艷!Shot On 35mm Kodak Film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