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當時寫的,想起來在豆瓣也記錄下。
看之前對這部電影的了解僅限于知道是個諜戰片,看完后發現其實是一個非常適合商業電影發揮的故事,換一個導演就會截然不同。
故事第一part是人物介紹,中心人物大明星于堇(鞏俐)回到上海排演舞臺劇,圍繞著她出現導演譚吶(趙又廷)、酒店經理夏皮爾(湯姆·拉斯齊哈)、情報官員休伯特(帕斯卡爾·格雷戈里)、日本情報官員古谷三郎(小田切讓)、貌似軍統人員白云裳(黃湘麗)、前夫倪則仁(張頌文)、制作人莫之因(王傳君)等等人物

昨晚睡前看到婁燁新電影《蘭心大劇院》的預告片出來了,真的是很隆重的一天了,白天聽了一天安溥新歌,不出意外的話這支預告片又預約了我隔日的白天。
這支預告片感覺非常吊詭,我看了三遍只是覺得好看,沒看出電影會講一個什么故事,跟風雨云預告片明顯有循環播放的特質有些不同,如果不是我多看兩遍估計就坐等電影上映了。隨著我截圖的增加,我發現鞏俐這次扮演的不僅僅是一個傳聞所說的表面是個女演員于堇,實際上是一個女殺手,女間諜,重點是這個女殺手同時是一個雙性戀。
這點我也是從預告片看出來的

婁燁是我最喜歡的中國導演,沒有之一。我迷戀那種潮濕感,迷離感,也是人物的外化體現,讓我通過另一種方式,去感受人物的痛苦,折磨,掙扎,甚至絕望的快樂。他塑造了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扎在我心里。他的電影的劇情可能一句話就能講清,但不論過多少年,提到電影的名字,彼時彼刻的感受就會撲面而來,久久不能散去。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觀影感受,而我瘋狂地沉迷其中。
近幾年婁燁導演的電影我最喜歡的是風雨云,那種細膩的情感,人物關系的微妙變化,狠狠的打在我的審美點上。盡管這部電影被剪輯的支離破碎

星期五言:如果說大衛·林奇《內陸帝國》里的混亂是超現實主義,屬內部心理混亂的話,那婁燁《蘭心大劇院》的混亂便是現實主義了,講的恰是外部社會下的混亂。當然,這里所謂的“混亂”是創作者刻意為之的,同時也是徹頭徹尾的(從用鏡,到剪輯,再到情節等各方面塑造出來),這可能會給觀眾帶來極大的觀影障礙甚至抵觸反感,但要知道,那混亂背后一定藏著編導縝密的邏輯性,即便這種邏輯性是主觀的。
順著這個“混亂”的切入點,我們來談談這部本該2019上映,卻再次被叫停淪為“禁片”的電影吧。
文:野人五

電影本身是眾口難調的藝術作品,這點應該所有人都承認,但一部好電影的基本標準也還是有的,起碼要講好故事,邏輯清楚或有交代或有啟發或有遐想。
這部什么都沒有,就是一部故事薄弱邏輯混亂的“作品”,婁燁或許想嘗試一些突破,但事實上很失敗——實事求是講這些話一點都不難,不用人云亦云不用在乎別人怎么看。
只是文藝青年們使勁給自己的欣賞水平加戲,很像這部電影一樣,其實乏善可陳。

【蘭心大劇院】歷史車輪,浩浩湯湯,誰有人性誰不得好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