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8 15:05
首映:2001-01-29(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年代:2001
時長:9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4
觀看數:38527
熱播指數:179
來源網:三年網
“夏日暖洋洋”口碑不衰的劇情片 勁道很足的電影
從影片名字和海報看來,這是一部都市青春小清新電影,但是看過才明白,本片與賈樟柯的《小武》一樣,是一部被時代拋棄的小人物的悲歌。在經濟增長開始加速的時代,中國的一切都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傳統社會秩序與正在被打破,中國社會各階層流動加快,有人異軍突起,成為時代的寵兒,有人則地位不保,沉淪到社會底層。舊的社會結構被徹底打破,整個社會變成了難以捉摸的“他者”,變得越來越陌生,在變動的時代中的人物也體現出一種對難以把握周圍環境的焦慮。導演敏銳的看到了時代的變遷在人們心中的烙印,通過一個小人物的故事反映了一個時代,并取得了成功。
故事發生在世紀之交的北京,這一座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正一天天變得陌生的城市。影片開篇就給出一組十字路口熙攘的人流車流的俯瞰鏡頭,時而流動時而停滯的畫面暗示著北京的變革與停滯。影片中城市的基調往往不是蒼白就是陰暗,北京城在影片中似乎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到處都是崛起的樓房、施工的道路,而且,還是一個擁擠的垃圾場,人流和車流不和諧的在不寬敞的馬路上來回涌動
作為寧瀛導演“北京三部曲”的終篇,由隆冬挪到盛夏,從“北京的父輩”走向“北京的兒子們”,《夏日暖洋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這次重看有個特別的感受,影片對于生活內容的敏銳觀察,后半程如此強烈的失控狀態,那份單純、直接、徹底的情緒釋放,都能讓我想起另一部叫做《大象席地而坐》的電影。繼而發現,影片結尾處的那首《夜》,也被婁燁收進了新作《風中有朵雨做的云》。
幾部電影都有相同的表達欲望和魔幻色彩,影像生猛,河出伏流。
《夏日暖洋洋》是一部符號性很強的現實主義作品
看了影評,和站臺是一個類型的,在大時代下,一個人的遭遇和心路。
剛開始的時候,我很奇怪為什么開出租車感覺這么光榮呢?還有德子對自己車的驕傲,看影評原來在那個年代,出租車司機的地位是很高的,我喜歡最后一段在高檔餐廳的迷茫感,周圍是一群陌生的比自己優秀的人,自己仿佛陷入了一種陷阱,在等待著獵人的捕殺,而且和德子說的話,說自己什么高檔地方都去過正好對比,社會地位一落千丈,崔健有一首歌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里面有一句,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變化快,真的挺形象的
寧瀛三部曲之一,片中皇城根兒就一大工地,換來今日繁華。恰逢拍攝那會兒為記事后去北京的時間點,所以有代入感。配樂、舞美皆具時代背景,片子質感強于故事,各路大咖鏡頭亂入及名曲植入為一大特色,現在看討巧成分多于當時前衛。左百韜極具風韻美,余皚磊比較有味兒,期待一下明天男主有份出演的新片。
北京三部曲前兩部很喜歡,但這第三部……雖然知道導演想表達什么,但不知道是不是看的版本(資料館)不對,看得很痛苦。全程聲音都很嘈雜,因為養成了看字幕的壞習慣,一下子沒了字幕,背景不是巨大的環境噪音,就是涌動的配樂,感覺聽對白太吃力了。看到說有刻意的跳幀還是跳剪,但是多次出現一個鏡頭中間突然調曝光或者白平衡,感覺眼快瞎了。有的鏡頭還是很喜歡的,不過觀影過程被折磨的不輕,而且我覺得導演本意不是想從這些方面折磨人吧,如果是,只能說紀實主義真是魔幻魔幻最魔幻……
我喜歡這類影片,如<小武>里,小武在車站閑逛的那一幕.和這部電影里德子開車拉了一天黑社會,沒要到車錢,反而被打一頓,在眾人的圍觀下開車離去的那一幕.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478228932/
這些都那么的真實, 時時刻刻由不同的人, 在不同的地點, 演出著類似的情節.
當然這樣不是只有我國才有的事情, 比如<海扁王>里也有同樣的一幕: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449571770/#next_photo
向老美學習, 每個人都應該站出來做自己心中的英雄.
“夏日暖洋洋”口碑不衰的劇情片 勁道很足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