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頑主》,根據王朔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應該是一部老片了。
第一次看王朔,應該是上初中那會兒的事了。那時的王朔紅得一塌糊涂,記得文集是厚厚的好幾本。看了《動物兇猛》、《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還有的篇名記不清了。那時還小,還在“為了理想勇敢前進”,對王朔自然是看不上眼的。
扯遠了,還是回到電影吧。《父子老爺車》也是老片,時間大概也是1990年代初。兩部片,都讓我回想起那個如今已面目模糊的時代。
知識分子和老干部,在兩部片中,都淪為嘲諷的對象。尤其是知識分子,形象極其委瑣。無論是《老爺車》中那個把所有的小費都揣自己兜里的外語系畢業的女導游,還是《頑主》中自個兒跑到長城飯店門口等著艷遇到來的德育教授。是不是因為那個時期“腦體倒掛”,知識分子身上卑劣的一面就都現形了?
老干部看著則更像是一個“劉姥姥”,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尷尬角色。“人民發給你錢,撫育我這個革命后代。”張國立對老父親的調侃可謂神了。在比那個時代更早的時代里,即使是最自然的親情關系,也要貼上一個革命的標簽

最早聽說這個電影還是初中的時候,由于錯過了放映時間只有在放學的時候從同學的嘴里聽到故事大概,最后總結出一個字---"逗",十多年過去了故事情節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倒是小伙伴唾沫橫飛、眉飛色舞的表情還讓我記憶尤新。

“父子老爺車”“老爺車”上的“頑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