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9 15:24
首映:1993-12-22(美國)
年代:1993
時長:125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7
觀看數:63580
熱播指數:231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費城故事》解析
Every problem has solution。我討厭那些健身但又娘娘腔的人。艾滋病人身上長血斑。甜美的女聲:恭喜,我們在上訴庭見。華盛頓討厭同性戀,害怕得艾滋病,但維護法律,維護人不受歧視的權利。美國的司法制度挺好,老百姓這方面比在中國自在。美國宣傳它的價值觀,和中國一樣,民眾受輿論左右。律師堅決維護法律,有時是正義的化身,有時為虎作倀,只有職業操守,沒有道德良心,不關心事實,只想要贏錢。
十二怒漢里是一個刑事案子,刑事案子里必須所有人達成一致,因為被告的人生和基本權利都受到政府的威脅,需要嚴格的保護。費城里是民事糾紛,5/6的陪審員達成一致就可以了。
喜歡湯姆·漢克斯的表演,各路角色到漢克斯時候那都是游刃有余。這是一部同性戀影片,漢克斯在里面扮演的是安德魯這一同性戀角色。
安德魯是費城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杰出律師,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安德魯的雄辯口才。所謂一名杰出律師,安德魯一直受到公司器重,很多重大案件幾乎都會交給安德魯。最近,安德魯爭取來高線公司案,就在安德魯準備大干一番的時候,艾滋病越來越厲害。安德魯頭上已經有了很明顯的病痕,被一位公司合伙人發現了。
就在高線案開庭前一天,安德魯準備的開庭申辯書不見了
之前《愛在暹羅》已經讓我否定了同志電影的標簽,看了此片之后更是懷疑,電影把同志作為賣點是否真是無奈之舉。所謂投其所好,若沒有觀眾對同志的非常興趣,又何必什么如此特別說明或宣傳,以致可能最后完全偏離電影原意呢?就好像床戲那樣,“某和某激情演繹”、“某某大膽突破尺度”之類的宣傳語,是不是就特別有吸引力呢?對很多人而言,是的,即使自己不愿承認。
首先,我想我得先糾正一下到底什么是同志電影,之前一直都很狹隘的認為所謂的同志電影講的就是同志之愛,也就是把“性”和“愛”當作是同志電影的唯一主題了。我現在的理解要寬泛許多,認為以同志為主角或題材的就是同志電影,可以涉及這一特殊人群的方方面面,生活、學習、工作、家庭、交際等,當然也包括愛欲。
顯然,作為非同志,我們對同志電影的理解遠比對同志的理解更寬容、更人性。或許在人前,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指責別人歧視同志,表露對同志的理解和支持,然而一旦發現身邊的人是同志時,還會像不曾知道那樣嗎?會不與他保持距離,不避免與他接觸,不留意他的打扮舉止、看同性的眼神
近年來頗為低調的湯姆漢克斯,似乎已經變成了上世紀的美麗神話了,最受美國人信賴的人,或許就是因為他的隱秘。丹澤爾華盛頓也令人覺得若有若無。至于喬納森戴米,這位導演好像是聽說過,只是想不起他的作品,這也難怪《沉默的羔羊》《費城故事》的名頭壓過了優秀的導演。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這才想到這幾個顯赫的名字。
為同性戀以及艾滋患者伸張正義,一直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招牌。而性質大過內容,也是偉大作品的共同特點,比如莎士比亞,現在還有多少人會看,又比如貝多芬,還有多少人在聽,還比如這部電影,很多人都知道,又有多少人真正細細的品味過呢
從來都沒見過艾滋病人,但是傳染病人倒是見過一些,平時所有人在公開場合總是大義凜然的標榜自己“政治正確”,實際上,沒有人會完全不介意這種事情,就算是肯和他們握手、擁抱,可這些人碰過的東西一定會在心底做上標記。電影中就特別利用了這個心理。當安德魯的病況沒有被公開的時候,就用大量的特寫來表現這些動作,當公開之后,還是這樣,只是先是從人物的目光中截取零點幾秒的異樣。什么意思
《費城故事》解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