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9 18:07
首映:1998-06-01(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年代:1998
時長:129分鐘
語言:羅馬尼語,塞爾維亞語
評分:8.5
觀看數:36908
熱播指數:176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黑貓白貓》一絕的愛情片 一場現代背景下聒噪粗野的鄉土大夢
這部劇在很多影視平臺現在都是免費的了,我是在騰訊視頻里看的
我看到一半的時候就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卻說不出來哪里熟悉,直到男主對著詐尸(???)的爺爺說出自己的私奔想法之后,爺爺對他說:“不要回來,這里沒有太陽”我才想起來是《百年孤獨》,想起了那個好多年沒有見過太陽的小鎮,這一切都是一個循環,除非你離開這里。生活對于普通人來說,就是一個循環。你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本質上是在重復曾經做過的選擇。這部劇看起來很荒誕不經,很搞笑
黑貓白貓
導演: 埃米爾 庫斯圖里察 (Emir Kusturica)
上映年度: 1998
制片國家/地區: 法國 德國 南斯拉夫
影名: Crna macka, beli macor
imdb編號: tt0118843
又名: 黑貓白貓 Black Cat, White Cat
看南斯拉夫導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Emir Kusturica)的電影《黑貓白貓》,不啻為一種享受。是無意間翻到的片子,九八年的獲獎影片——威尼斯銀獅獎,碟片封套上寫滿了評語和獲獎情況,令我不禁對它動了心。單從這個名字來看,并不知道這是一部怎樣的影片,我自身是不太喜歡貓的,但介紹里的“魔幻主義”風格吸引了我。
以前有一段時間很喜歡馬爾克斯及南美洲一些魔幻主義小說,所謂的“魔幻”在中國可能就是妖魔鬼怪、上天入地,可是在外國人眼里,一切違背常規、超出常規的事物或現象,即是“魔幻”。在這部片子中,導演用了不少反映魔幻主義的場面,比如豬會吃汽車,胖歌女用屁股拔釘子,死人復活等等。整部片子從頭至尾都用一種夸張的卡通表現方式,充滿了幽默和諷刺,影像充滿了艷麗的色彩,在反映吉普賽人的快樂生活同時,也將之童話化、理想化
《黑貓白貓》充斥了一種平和的超現實感,不會浮夸到讓人過于出戲。所有的角色都非常有趣,庫斯圖里卡設置了許多能夠相互映照的要素和人物,兩對因為陰差陽錯終成眷侶的情人,兩對經歷愛恨情仇荒誕不經的朋友,兩兩相對的形式使得人物關系有了緊密的聯系,強烈的對比自然地貫穿了影片前后。這種對比其實早已隱藏在電影名字之中,一黑一白,禍福相依,讓人忍不住想原來道家思想通行世界。不僅如此,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也充斥著飽和的隱喻,奇幻的場景建立在真實的生活中,所有人都太瘋狂
我在2001年的時候看到這部影片。
2000年我還是一個高中生,電影對于我來說已經是我考大學的一個動力。我在濟南跟著王超、侯宏等老師學習高考中專業部分的內容。在山東藝術學院老校區的后門一個小書店里看到這樣一個名字很奇怪的VCD,我就買了。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部影片的時候,無限震驚,相比于那個時候已經熟悉的電影表達,這部影片簡直就是顛覆,或者說一下子拓寬了我的電影思維,因為當時的我研究的都是寫藝考影片,國產、主旋律、藝術價值高一點、故事精彩一點……而已。后來別人看《暖春》哭的稀里嘩啦,我感情投入卻笑得肚子疼,還不忘給那些人們遞紙巾。
所以后來我看到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對姜文的崇拜和尊敬提高了一個檔次,最起碼我知道中國人有人會像庫斯圖里卡一樣講故事。我也希望我會有一部這樣節奏和表達的電影。
這部電影你完全可以說它是一部愛情片,因為故事的主線都是由愛情串聯起來的,友情和親情都是相對稍弱卻做得很足。
動物和人是主角,其實人也是動物,不管是死人還是活人
看過《地下》后幾個月,又來看《黑貓白貓》,似乎有點體會庫斯圖利卡的路數。
簡單整理下幾對關系:
首先是馬特高一家三口。對兒子,他不能說沒有愛,但一談到錢,哪怕兒子的終生幸福也可以出賣的;對老爸,沒錢那更是什么都沒有了,尸體曝露在炎熱的氣溫下,拿些冰塊對付就是了,關鍵是老頭子的錢究竟塞在了哪里……。
然后是馬特高和達旦,如果沒有理解錯,他們倆算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們兒了吧。可掌握著更多資源的達旦卻在馬特高最后的一次翻身機會中下套使絆子,讓他不得不出賣了自己的兒子。
茶水店的祖孫二人,奶奶幾乎是滿心歡喜地跑到達旦家商量把自己十幾歲的孫女賣給這個惡棍的價格,卻不知孫女正在窗口看著自己。
達旦和自己的妹妹。盡管一口一個為了妹妹著想,但當妹妹違背自己意思是,達旦大手一揮就讓手下把妹妹往井里送。
……
再看看細節:
蘇聯人蒙了馬特高,用水冒充柴油賣給了他。兒子發現后他去檢查,先喝口柴油,如品佳釀;再喝口水,立馬吐了出來咒罵不止……
馬特高看到吊在桅桿上的尸體
看到在豆瓣的高分而下載來看,然而我沒有看完。
演員的表演生硬,非常業余。情節與其說荒誕,不如說是滑稽。這兩者之間有質的區別。
邊看邊想到八、九十年代曾在中國流行一時的農村喜劇,橋段都基本一樣:有點小聰明的笨蛋想發財而竹籃打水一場空;年輕一輩反抗家長指定的婚姻;最終結局都是皆大歡喜:耍小聰明的人受到教訓而改邪歸正,年輕人都各自與心上人結合。
嚴重懷疑導演是不是深研過中國農村喜劇。
《黑貓白貓》一絕的愛情片 一場現代背景下聒噪粗野的鄉土大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