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3 10:06
首映:1996-12-13(美國)
年代:1996
時長:106 分鐘
語言:英語,法語
評分:7.3
觀看數:98528
熱播指數:179
來源網:三年影院
《火星人玩轉地球》熟悉的陌生人
看過導演的幾部片子,最喜歡的是理發師陶德
感覺是一個很直率的人,面對面的向觀眾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娛樂,自娛自樂~也許暗藏答案,也許沒有答案。我想他的世界是現象的世界,奇形怪狀,異彩紛呈,但表達的很誠實——我在看過的每部片子里都能看到那些haunted我的思想幽靈,這在火星人這部片子中尤其多。其他不提,單單是火星人的入侵相類似的想法不知道已經被我咬牙切齒的想起過多少遍,不是危機感,而是一種下意識的自我清除的快感,用很流行的詞,大概也是一種意淫~額~用神經的方法解決精神的問題——精神潔癖——我想這多少類似于burton風格超現實的動機。
現實從來不是真實,他超出現實(華麗麗的哥特風~classical)是為了糾正現實中與真實背道而馳的部分,然后用現實的真實溫暖落幕,讓憤怒疑惑的我們安全的回到生長的大陸,有勇氣繼續我們平凡“現實”的生活。典型的孩子(童話?)思維模式,哈哈~
相比而言理發師敘事集中而簡單,更像“故事”,其中精致的表演和氛圍,當然還有音樂,更能使我獲得一部電影帶來的享受
TB用大預算拍出的偽B級片。KUSO的很是快意,但最后幾十分鐘的剪接也未免太過B級,倉促收尾,總是有點意猶未盡。幾次明顯的劇情漏洞也是對B級片的戲仿,但作為一部主流院線的上映作品,這種故意的劇情漏洞有時會令觀眾誤會此作的誠意。和之前之后的TB作品相比,此作在劇情上最為單薄,人物關系也最淡薄,為B級而B級,有時未免過猶不及。
我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多人喜歡《火星人玩轉地球》這部電影,因為除了幾處勉強的笑點之外,其它實在是十分平庸。當然這部電影的風格偏向于喜劇,因此蒂姆伯頓的浮夸及奇幻也可以排上用場,即便過火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反感。
電影開始還是有點意思,火星人要來了,地球人怎么辦?總統該怎么辦?這對于人類來說,確確實實是前所未聞的大事件。于是人類社會的態度及準備工作就成為了觀眾的焦點:總統的裝腔作勢,科學家的裝逼,武斗派的咆哮、渴望和平的人們……而外星人到來的所造成的反差,也營造了強烈的沖突及笑點,也對人類之前的準備工作產生強烈的諷刺。
是的,這個思路是極好的諷刺手法,但關鍵是這不是電影唯一的線索。除此之外,還有荒漠一家、分居的夫妻、唯利是圖的老板及酗酒的妻子……理想狀態而言,如此多的角色應該共同為了主題而服務,共造電影的眾生相。但現實中,電影中的諸多角色陷入了單打獨斗的怪圈。雖然火星人的到來,讓這群人最后聯系在一起,但這聯系之牽強實在生硬無比。
更關鍵的是,這群人的存在對情節推進方面沒啥意義
蒂姆波頓的一貫作風——把每個人黑一頓,揚一下老人和小孩以及底層勇敢者們,不能說三觀不正,只能說不喜正當職業——學者、記者和政治人士都被他黑出shi了,頭腦簡單的勇士和思想單純的少年及老人永遠是他的褒揚對象~
這種無厘頭地亂黑一氣真是讓人生氣!
無厘頭的電波片深究必自斃。所以,就當茶余飯后的甜點一看到底,也不用思考“如果火星人真的打過來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的問題。蒂姆波頓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怪咔,自我意識過強的玩弄人心實在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有時候真是對這種人毫無辦法啊~
不過,也毫無抵抗力就是了。
先是影片的感想:
哈哈~愚蠢的火星人~愚蠢的人類~隨便侵略一下就可以了~隨便反擊一下就可以了~不用很嚴肅很累~要愉快~畢竟生活還要繼續……
在見到火星人之前的鋪墊那眾生百相我真是很喜歡!
再就是扯點和片的淵源~
我很小的時候就在電視上看過介紹,那些大腦子火星人和那些稀奇古怪的畫面給幼小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時代的原因當時沒機會看,家里沒有放映機電視上沒碰到過放全片(哪怕是精彩片段也沒看全過)……而在有條件后又總是想不起來片名……也沒在其他各種推薦里撞到過……
不懂他的幽默,就笑不起來,看慣了砸大錢的科幻電影當然不會對這種廉價的火星人造型有任何感覺。但它就是那么經典,經典得我恨不得也變成電影一員(當然是最后拿著大喇叭消滅外星人的那些個人類一員 = =)
《火星人玩轉地球》熟悉的陌生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