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3 02:27
首映:2022-01-14(中國大陸) / 2020-10(平遙國際影展)
年代:2020
時長:9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山西話
評分:6.3
觀看數:30783
來源網:三年影視
【來處是歸途】經典!沉重的話題引人深思
影片來處是歸途觀后感。這不僅僅是一部都市生活電影,它就是活生生的現實再現。我沒想到我們山西也有這樣的作家、編劇、導演、演員。演員演技如此到位,夏父將一個老年病人演的活靈活現,夏母母就是現實中的一位賢妻良母,姑娘夏雨通過一組組鏡頭把一個家有病人的子女的無奈展現在觀眾面前。導演通過一組組鏡頭告訴我們今天的社會有太多的家庭面臨如此艱難現狀。患病的老人不易,照顧病人的老伴和子女的更不易。老年病人想自殺、老伴發此內心的吶喊“你別再折磨我了”、夏雨的男友害怕拖累幾乎和她分手
這部作品使我很好地體會到了當代藝術作品與觀眾產生的互動性與交融性。周圍叔叔阿姨的對電影的反應擴充了一些電影本身的寓意與內涵。所以這是一次非常棒的觀影體驗。這是現實主義題材類的電影優勢。
從作品內容上看,我特別喜歡三次“換褲子”的情節設計。第一次是妻子換褲子,父親在哭,這表現出來夫妻關系中丈夫對自我能力喪失的痛苦;第二次是女兒換褲子,父親和母親在哭,這表現出來親子關系中父親的威嚴形象的崩塌和母親脆弱心理的完全暴露;第三次是秦墨換褲子,夏天在哭
影片敘事細膩,龍潭公園取景,想想如果我當年沒有回來,會在柳溪街住很久很久,早起去公園吊嗓子,完了挎著籃子穿過公園后門買菜,用太原話拍的電影,夠用心咯。
來是偶然,去是必然。得之欣然,失之淡然。
孝敬父母,從陪他們吃一餐一飯開始,從情緒穩定開始,生活中體現擔當,堅韌,勇敢,一切都不晚。
人到中年萬般苦,沒有來處,只剩歸途。
2022祝好!
某某買了外網的戲劇節資源,我也看了一下。
這個片子整體上壓抑著的表演情緒很到位,在隨處可見的夸張的表演中這種格調實在已經是很難得了。
故事改編自李艷蓉《等待》,小說原著沒有看過,這里聊聊劇情。
丁濤先生在《戲劇三人行——重讀曹禺、田漢、郭沬若》中數次明白無誤地批判我們的文學傳統已經被簡單化地歸結為“批判現實主義”,這是一種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的做法,是很值得我們反思的。
然而現實情況是:創作者們的偷懶現如今變成了一個很令人頭痛的普遍現象:感覺沒有必要談的則堅決不談了
《來處是歸途》這一片段取景干山西省京劇院。我猜測導演通過戲曲人物的死亡,給予了人物夏天戲曲視角的死亡。也通過這次死亡,父親在家戲曲的聲音少了(好像)。以戲曲寫意的手法,暗示了影片的發展,與人物的轉變。
更關鍵的是,常理來說,當夏天一系列,手眼身法步的行云流水后。倒地的那一剎那,應該全場沸騰,鼓掌叫好。可導演給予全場的是沉默。
只要父親在家,就有晉劇響起,貝殼都換臺寓意著家庭的不和,母親與姐姐的抱怨后,背景聲中的戲曲更是出現了旦角的哭腔。
簡單舉幾個例子:開頭女主和閨蜜穿著泳衣洗頭那段,女主說的那段對白實在是讓人出戲;中間因為照顧爸爸的事情,姐姐和媽媽吵架,姐姐說話演的像舞臺劇,不真實,看得我腳趾扣地。
不過爸爸和媽媽的老演員演的很讓人動容。
我覺得本子寫的很好,現實題材,只要經歷過家里老人生病需要照顧的人都會有所感觸。
【來處是歸途】經典!沉重的話題引人深思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