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真的很難懂得另外一個人的想法,也不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妄自揣測,就像這部電影。看完了兩遍,似乎感覺到創作者想傳達些什么,又覺得仿佛他什么也沒說,僅僅是向你拋出了一系列問題,引起你的思考,而至于答案,抱歉,你得自己去尋找。
電影是藝術的,一部如此在乎畫面美感和所表達的內容的作品注定是沉悶的,在大多數人眼里是沉悶的。整個節奏不疾不徐,就像冬天里慢下來的一切,自然,平常。當然,里面也不乏沖突和矛盾,并由此帶來了一些精彩的對話,值得品味

我不了解土耳其,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宗教對我來說好像是異次元空間的產物。所以當電影中一個有錢的貌似地主的又受過高等教育的藝術家和各種周圍人物的交集還是很朦朧,也可能是根據英語翻譯的字幕莫民奇妙成分太高,那幾段高逼格的對話/討論/吵架的內容很難被人理解。我能理解的就下面這一點點。
男主是善良的,理性的,但作為有錢的高級知識分子,傲嬌,固執,目空一切,不自覺得站在道德至高點。他對周邊各種關系的處理體現了他的性格,也揭了一點點土耳其當代社會各階層間的關系,只是我看不懂。電影語言很特別,場景如此簡單,就吵架說話都能拍三個小時,還很真實,就算我沒明白在吵什么,但很貼近我們平時的生活,我們好像也是這樣吵的,尤其是作為一個“受了那么點高等教育”的小傲嬌,突然覺得想得越多姿態應該越低,要時刻審視自己,不要不自覺走到那個沒意思的虛幻的高點。

記憶以來第一次在外鄉過的雪夜,心中不免有些浪漫情節,想來得找一部應景的電影看看,翻了翻已有未看的,便選擇了《冬眠》。這電影在我電腦里眠了有一年多,許久未看的緣故要歸結于一位友人的觀感——“沒看完我已經冬眠了”。不過,即便有了這預想的體驗,我卻有了些許慶幸,雪里的電影,總要安靜些好。
約三個小時的觀影伴有幾次出神,倒不是情節索然無味,卻是直擊我心,帶入了尷尬的自省中去了。我總懷疑,人伴隨著生命腳步的前進,是會愈發自大的,緣于思想不斷走向自我,恰似自一點向周圍散射的光線,個人的迥異讓我們在追尋自我與存在的意義中變得孤獨、疏離,漸而以自己的世界透視外在一切,盲目卻又自鳴得意。
片中男主角在多年沉浸閉鎖于自己人生高塔中后,終于與現實分崩離析。高塔坍塌,苦心經營僅是自我陶醉;傲慢漠視,與親人共處一室卻形同陌路;交流喪失,孤獨思想取代生活語言,如同巴別塔之罰。雪原積厚,人聲寥寥,悔恨、無助的人們卻都如同陷入冬眠一般。
我早已不再享受這安靜的雪夜,甚至有些坐立難安

“冬眠”其實講的是很個人大眾的情緒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