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讀了這個小說,第一感受是,這故事真適合拍成電影。
等到今年終于有時間,好好琢磨琢磨這件事了,才發現人已經拍成電影了......
這真是一部忠于原著的電影。
讀小說時的畫面被一一還原在了銀幕上。出身在紐約的女導演Ry Russo Young對這個故事一定也有自己真實的體驗。從頭到尾沒有什么多余的鏡頭,有幾個畫面唯美得讓我想到了暮光之城,換成我一定拍不了她這么美。
女主Zoey Deutch真的太贊了。如果這部電影有五分,四分都是她的。漂亮帶著鎮靜,很符合小說中的氣質。那幾場黑化的戲感覺很驚艷

被困在時空里的女主,一次次在同樣的時間同一張床上醒來,經歷著注定發生的事,只是每天心情不同,第二天是困惑的的,第三天是恐懼的,第四天是憤怒的,然后她在每天的重復中學會看到家人、朋友、愛人,最后當她看到自己的時候才解脫,這是一次自我和解的過程。
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在生活的日夜中每天過著像同一天的重復日子,被時光裹挾著往前走,隨波逐流如同行尸走肉,辜負了時光、辜負了身邊人,更加辜負了自己。
即使知道無法操縱時光,那不如就珍惜眼下的一切,好的、壞的、美的、丑的

我們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能短暫的按照自己所思所想去做。可難的在于堅持,在于抵御誘惑,在于別人的眼光,在于欲望。我們終究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需要在自己的內心,欲望,世俗之間取得平衡點,影響因子太多,每個人的平衡點不同,也就成為了不同的人。
女主的7種活法,become who you are,照顧身邊的人,當作最后一天來過活,一如既往,自私的自我,不能說那種最好,那種最讓她開心幸福,但能看到極端的自我和渾渾噩噩的無疑是最差的。要取得一個相對和諧的平衡點不是易事

好像記得南懷瑾在《人生的起點與終點》中說到,眾生業有善業、惡業、無記業。人的每一個動作,無不是因,無不是果,起心動念都是業。不談佛,也應該知道作用與反作用力,量變引起質變。
人隨著自己的性情、喜好去一言一行,豈不知貪嗔癡在作祟,殺盜淫妄在結果。有時候覺得人有信仰是件好事,因為他懂得什么叫業障,怎樣約束自己的言行,怎樣吾日三省。
本是生性善良之人,應不吝嗇對人對物善意及愛的表達,不惡語相向,不旁觀不冷眼。慢下心來去看看平時忽略的風景

“忽然七日”匠心懸疑,史詩般的懸疑片 還沒有想好題目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