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2 19:17
首映:1972-03-22
年代:1972
時長:102分鐘
語言:粵語,英語
評分:8.5
觀看數:60026
來源網:三年影視
“精武門”劇情緊張的劇情片 《啊噠!啊!噠!啊噠噠!》
這電影太多被致敬了吧,星爺可能就不止一次?說經典也不為過。所以看看挺有意思。
之前可能看過《唐山大兄》,但應該是小時候印象不是特別深刻。李小龍的演技真的一般。一張狠臉加悲憤表情就基本貫穿全場了。談戀愛都毫無表情,是不是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沒什么內心戲?個人覺得他的演技也就跟成龍的兒子那個水平吧。
打戲拍的確實好看,因為李小龍長得帥,身材也好看,動作漂亮,不過不得不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鏡頭剪輯和攝像。還有特效。恩就是特效,很多鏡頭明顯是做出來的。
出品應該是嘉禾
1972年上映的《精武門》是李小龍真正意義上的第二部功夫片,影片一舉打破《唐山大兄》創造的票房紀錄(百科上是4431423美元),并在世界各地引發觀影熱潮。顯然到了第二部作品,電影的節奏和技法都比《唐山大兄》成熟上許多,李小龍扮演的陳真這個經典角色更是被后人無數次模仿,其中比較經典的是甄子丹、梁小龍和李連杰的版本,周星馳也多次在電影里致敬了這一經典角色。其實歷史上并沒有陳真這一人物,是編劇倪匡根據霍元甲的訃告而杜撰出的人物,而后也成了功夫片的一大ip。
李小龍永遠的經典
當中國人受到外國勢力的干擾和欺辱時,往往最能激起人們的愛國情緒。當前韓國部署“薩德”計劃是如此,而《精武門》中陳真等人被日本勢力欺壓羞辱也是如此。陳真是倪匡從霍元甲病逝的訃告弟子名單中找出來的,加入了不少俠客式的想象。當年嘉禾拍攝《精武門》,其實是跟邵氏的《馬永貞》打對臺戲,加之是李小龍返港后的第二部電影,于是嘉禾便打出了“中國代言人”的愛國招牌。陳真被塑造成了一個民族英雄,他得知師父霍元甲被毒害致死之后,只身闖入虹口道場,用他高超的武功替師父報仇
一個人在戰斗!其他人都是窩囊廢(大師兄),都是懦夫(三師兄等),都是可憐蟲(巡捕)。不要隨便說一個人是“漢奸”,看看本片里的胡翻譯,告訴你什么是真漢奸!一個人殺了所有鬼子(還捎帶一俄國的),所有人又被鬼子殺、被鬼子欺、被鬼子氣。“我們都是一樣的人啊”,普通話對白這樣翻譯的,可方差是不是大點!一個英雄,其余狗熊。
一個人在戰斗?不,更像是老虎。吆喝聲是他的招牌,這回還真咬了一口,可憐的老毛子。熱血沸騰的拳,一拳又一拳,英譯名Fist of Fury真是太到位了,一拳把眼睛廢了,還有連續拳打得他吐血,劈俄國佬那掌刀,無敵的神龍擺尾……當然還有招牌雙截棍,只可惜太短暫。比較“唐山大兄”,功夫總感覺略遜一點,也許是我這回期待太高。
一個人在戰斗。但身邊還是有個美麗的女人。像瓷娃娃一般漂亮的,雖然我怎么也看不出就是“唐山大兄”那位。也許是因為發型大變吧,大兄里還是辮子呢。看香港片怎么都覺得有金庸的影子,他倆在墳前那段又讓我想起古墓,想起楊過和小龍女了。結尾的悲劇感不在門口,而是在樓梯。百度了一下
我看的第一步李小龍電影,72年的功夫電影大家都很清楚是怎樣,武打假的要死,當然大家是為了看男主角李小龍,犀利的眼神,敏捷的動作,招牌的喊叫,經典的飛踢,除了這些其他各方面都不如李連杰和甄子丹版的《精武門》好看。
我想李小龍的成功并不是因為他的演技多么精彩,因為他代表了一種武術精神,我覺得他不怎么會演戲,我很奇怪他表演的動機是什么,對我來說,他本身就是個謎,難以理解。
“精武門”劇情緊張的劇情片 《啊噠!啊!噠!啊噠噠!》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