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5 01:36
首映:1992-12-19
年代:1992
時長:86分鐘
語言:粵語
評分:6.3
觀看數:81927
熱播指數:203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戰神傳說》那些年,他們都還很青澀
原本只是想吃一面碗,卻遇見一部一個輪回前拍的老電影。
一個人,新年,饑餓,不是故鄉,這所有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助長了相互的氣焰。我想在家里不知今夕何夕的日子恰恰說明了港灣的意義。在杜先生的思維里,這不過是普通的一天,確實。于我來說,又是故作了姿態。
因為面湯很燙,我心不在焉的瞟了顯像效果極差,色彩分辨率異常原始,已經到了有兩條白光貫穿屏幕的19寸彩電一眼。它滄桑的樣子似乎企圖喚起我對學子沒有被夷為平坦的廣場之前破舊的土房的印象,那卻已經是7年前的往事。在亂七八糟小廣告后,畫面出現了70年代擅長的豎版行楷字名頭,黑底兒紅字兒,可是全看不清楚個數。竟引得我帶著未知和海帶的味道,繼續看下去。
廢墟焰火中馬匹飛馳,死里逃生之余總要來個程式化的勒馬回身,好像是等著敵人追上,搞得人心里緊張兮兮。這樣的場面再次表現是在七劍里。恍惚中嬌媚嫣然的張曼玉帶著紗幔,凝視著身邊馬上英俊高貴的鍾鎮濤……一行人馬繼續亡命天涯。畫面一轉,一片悠然清新的竹林,咳咳,如果沒有看錯,年輕的劉德華在里面施展拳腳,練武修身
“煢煢白兔,東奔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是我幼年時看的電影,那時小,不懂得那么多,就覺得阿飛(劉德華)活的很自在,但又好孤獨,莫名其妙的悲涼。結局就只有他一個活著,其他人都死了,而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那一片野花和它下面掩藏的尸體,還有玉玲瓏風中的聲音……
重新刷了一下這部20多年前的老片子,當聽到月牙兒臨死去時對阿飛說“對不起,我不能陪你了”,一下子就在心頭涌上了對命運的敬畏,對角色的憐惜,對角色背后那個女人情感的唏噓!那年梅姑患病,去世時,有沒有想起這句臺詞呢?那種宿命注定的哀戚,華仔有沒有心下黯然銷魂呢?唯別而已……斯人已去,獨留憔悴伴君傷!外人只是旁觀,可能無法真正的理解二人的默契和甘心,不過心里會為那個癡癡的傻女嘆息一聲~你欠她一個回應啊!阿飛!
這部電影巧合地預示了二人的宿命,二人的情,讓人心中戚戚然!我覺得這首黃霑的《趁春濃為我展歡顏》,恰恰是心聲!
趁春濃,為我展歡顏,讓我心繽紛百瓣,舞幾回,欲醉朱顏,春風里癡癡顧盼看紅黃片片柔柔淡白,春在河山撒明媚燦爛
張曼玉真是漂亮的,片子剛剛好映在她最好看的年頭,估下不是九零年就是九一年,不是九一年就是九二年,要不然撐死了九三年,怎么也不可能到了九四年......〈大板磚該拍就拍吧〉......難道說八九年?!......
開始,這個角色沒什么很好的,可生生是讓張曼玉那很有些特別的率直簡單的表演態度磨得讓人注意并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你不得不會心的不去討厭;中間,她也不過是安守本分地做好每一個動作表情,沒有什么搶戲夸張但是你就是不得不去看她,并且不算過于驚艷地隨著她每一剎動作表情的流過在潛意識里一遍遍重溫“真好看啊真好看”,并由著舒坦氤氳過四肢百骸,很是安心;最后,她死于那個被忽略面容的男人的懷中,那種無限耐看的凄絕美與決不是做作的配搭,令你主動要忽略臺詞俗爛的不快,更甚者要強迫自己認為那絕不是爛俗,而是人之將死的必然。
總之,為了張曼玉也要看看。
片子拍得蠻用心,制作人員還是下了功夫的,不過也就那么一看吧,普普通通,中規中矩,制作熟了的套路,不過是在流水線時樸實而快樂地用了些小點子罷。
1993年,劉德華、梅艷芳、張曼玉、鐘鎮濤
正是他們正紅的時候,鐘鎮濤對于一臉正氣的角色絕對游刃有余
可惜了劉德華、梅艷芳、張曼玉,沒有可以施展演技的地方,不過這部電影也實在沒有可以施展演技的地方,但張曼玉就是張曼玉,一個眼神都是戲
還有錢嘉樂,也是武術指導之一
結局還是出人意料的,這句話挺好,“野花盛開的地方,下面都有很多的尸體”
要不是這些明星,估計是不會看這部戲的,記得當年縣城的電影院還沒變成家具城的時候,這部電影是被強烈推薦的,當時的主打明星是鐘鎮濤和張曼玉。
劇中的主題歌是葉倩文唱的,好聽
《戰神傳說》那些年,他們都還很青澀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0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