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6 13:35
首映:2015-05-30(日本)
年代:2015
時長:113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3
觀看數:60536
熱播指數:152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澄沙之味:人與人關系的奇妙性
影片看完沒有陷入太大悲傷,大抵是被現實麻木。無法改變些什么,唯有內心小小的堅持。
剛剛看了一個印度無手臂縫紉師的紀錄片,努力的生活著……想到前兩天看的《無主之作》,對人類的“大清理”。生活的意義是什么?每次放大這個問題,越發感覺可以隨時死去,但更害怕無意識的那一刻。
畫面是美麗的,故事是溫柔的,你只需要靜靜聆聽、感受。在下一個有陽光的日子,仔細聽聽風吹動樹葉的聲音。
題記:因為恐懼,我們容易將疾病作為一種權力話語,從而陷入污名化與疏離他人的無盡深淵。
滿目櫻花在夕陽里留下細碎的剪影,鏡頭似乎穿錦簇花團而過,追隨一位寂寞惆悵的中年男子慢慢走下樓梯。在櫻花滿開的公園一隅,店長千太郎(永瀨正敏 飾)獨自經營著一家銅鑼燒店“銅鑼之春”。在千太郎著手開店準備時,鏡頭一轉,頭戴棕色毛氈帽,步履稍趔趄不穩的德江女士(樹木希林 飾)正逆著人流走著。視點上升,她前方的高架橋上,初中生若菜(內田伽羅 飾)和媽媽前后走著
深夜失眠,百無聊賴,便起筆撰寫此篇影評,多有疏漏,望海涵。
“無名無碑,樹為我冢,若君思我音容,便看那花開櫻落,樹影婆娑。”在本影篇中,樹,便成了每個麻風病人的最終歸宿,雖生而為人,但卻終其一生囚禁于圍墻之中,與時俱進,與世無關。
德江婆婆與店長兩人,都是歷經黑暗的人,但卻又互相成為了對方的光。店長因傷人入獄,服刑期間母親的去世使其沉浸于無盡的黑暗,自此開始封閉自我,畏縮在內心深處黑暗一隅,為報前店長的還債之恩,經營起銅鑼燒店,在此混混度日,而后德江婆婆的到來
不得不說日本電影就是這么地不急不緩,就像熬制紅豆粥一樣,從精細地挑選浸泡熬制加糖等待到最后的成型,每一步都那么簡單平實然而卻不可或缺,老奶奶對于食材的那種尊重如同她內心深處渴望自己同樣被別人尊重一樣,聽到最后老奶奶的錄音才知道,與其說老奶奶被店長救贖不如說她其實是去拯救店長的,把他從那個混沌不堪日復一日沒有希望,沼澤一般的泥淖中解脫出來,帶給他對生活的新的希望。然而最喜歡的就是電影中對老奶奶離開店里的處理方式,悄無聲息地
出于偶然看了這部片子,匠人精神的體現后引出的是對麻風病人的關注,清新里透著沉重,感觸很深。
想到了《島》那本書,那些對麻風病人的驅逐和隔離,剝奪了他們作為人的自由,心靈上的摧殘多過身體上的痛苦,但這樣的環境里,依然不乏那些熱愛生活,用半個世紀的光陰去琢磨怎樣做出最好吃的紅豆餡的精神,依然愿意傾聽大自然一切生靈的聲音,無論是紅豆還是櫻花還是天邊的那輪滿月。
這位叫做德江女士的老人對于男主來說實在是一種精神救贖,是她在櫻花盛開的時候看到他臉上對于圍墻無能為力的痛苦的表情
開始:節奏慢,每一幀都很美。
………………………………………………………………………
1、影片中,德江女士教店長做紅豆餡的過程一點都沒縮略,就像片名一樣,說是澄沙,就認真的把過程拍了出來,很明顯的就能看到這是其中一條主線。
2、讓人驚奇的是,不喜歡吃甜食卻開了銅鑼燒店的店長只喜歡喝酒。店長先生在德江女士的豆餡沒做出來之前一次完整的銅鑼燒都沒吃完過。
3、還是外賣豆餡的時候,店長先生一般九點準備,十一點營業。而德江女士來做豆餡了以后,太陽沒出來,就要起床做豆餡。
澄沙之味:人與人關系的奇妙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