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電影節一定都會不出意外地有如此一般的電影, 全片磨磨蹭蹭兩小時最終匯成一句話:我文藝我深刻我性冷淡。片中人物在大部分時間都是面癱的,也許真的是文化的原因,日本人在親近的人面前也不會表露太多情緒波動。雖然女主角偶爾耍耍小脾氣撒撒嬌,但戰戰兢兢竟是她待人處事的常態,日本女性果真都活得這么壓抑嗎?蒼井優出場的時候被驚艷到,在女主苦瓜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甜美可愛了。

面對死亡,面對離開了的人。
這片子我想起了臺灣電影百日告別,都用了相同的題材,調子驚人地相似。不過對比起這套,我更喜歡《百》。因為導演的親身經歷吧,他把不依的情感非常仔細地渲染了整部電影。而且林嘉欣比深津繪里更加演繹到面對被逼留在世上面對龐大的孤獨感的那種表情。不完全評論深津繪里的功力,而是角色的問題。在裡面的太太似乎沒有任何性格,超級平凡,沒有生氣沒有愉快,沒有深度。她更像是死去的人,隨丈夫飄蕩的遊魂。他丈夫,又是一個謎樣人物,為什麼要回來?因為自殺的內疚所以決定回去看妻子過到如何?我解不開。
人物一號,那位發日報的老伯,代表的是恐懼?對於膽小如我的觀眾其實並沒有期待在片子裡獲得心臟的刺激啊?? 可是那一下卻真的被騙了,以為會有恐怖的事發生,結果沒有。什麼嘛。
人物二號,因為使用暴力而內疚不堪長達三十年之久的店主太太,被妹妹彈一曲就治癒了。什麼嘛。
人物三號,朋子,老公的外遇對象,咦,咆哮宣示主權不遂,似乎還被擊中了內心的太太
岸邊之旅:開篇四個鏡頭看懂黑澤清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