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2 10:34
首映:2018-04-09(中國大陸)
年代:2018
時長:25分鐘
集數:16集
連載:更新至0集
評分:9.4
觀看數:76456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局部 第二季》誰能想到,看個繪畫評論節目,我都磕到了CP,馬蒂斯和畢加索這倆人也太甜了吧。
在片頭維瓦爾蒂四季之冬的背景音樂下,陳丹青老師匯總了自己二十年來在美國第五大道——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學習、參觀對這些藝術品的理解與感受。首先從空間上,我了解到,大都會博物館創建于1870年,比故宮博物院早了55年,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館藏300萬件,一周7天全天開放,過去是免費入館,票價由參觀人隨意給,哪怕1美金也可以,現在成人票價25美金,以前的門票是一個小鐵皮,有各種顏色,現在據說是因為財政問題,改成了紙質門票。館內有三層
看完之后,心情平靜,非常想再拜讀文字版的文案,特別是規范與偏離的那一集之中,中國畫家遠赴歐洲的法國,意大利,學習西洋繪畫,可最終確實被歐洲的大師啟蒙中國古代藝術之博大精深,令人唏噓。
很喜歡陳丹青老師的文字和緩緩道來的感覺,好久沒有靜下心來慢慢觀賞這些人類的偉大杰作了,感謝《局部》,我本是繪畫的門外漢,卻也癡迷于藝術,或者說藝術家
第一集0409
我是藝術小白,但我覺得藝術很美,我在思考藝術為什么很美,藝術是什么,是表達,是藝術家通過藝術品進行表達,我為什么覺得藝術美,因為我感受到了這種表達。
于是我想,不就是表達嗎,我也可以啊,我自己也可以畫畫啊,畫我想畫的,盡管我完全沒學過畫畫,無所謂啊,關鍵是表達自己,我有手有筆有紙,把我當時的心境表達在畫紙上不就行了嗎。于是我起筆,畫了一個山坡、山坡下的一個孤單的人,以及山坡遠處西落的殘日。確實,我的心境就是這樣的,我常常焦慮時間的流逝,害怕面對將要來臨的事情
讀《局部》第一部時,未曾想到會跳進這么一個大坑 - 知道這是一套有書又有視頻的系列,原本只是想要么讀書,要么看視頻,二選一。但是,讀完“局部”三部曲 - “陌生的經驗”、“我的大學”、“偉大的工匠”的文字版后第一時間,沒有任何猶豫就下載了優酷APP,直奔《局部》視頻。
陳丹青為木心先生記錄并出版了《文學回憶錄》,在那部書里讀過一點他自己的文字,誠懇而有溫度。《局部》中的文字既要適合講解,又要適合閱讀,相對就輕松一點,有時候甚至帶點兒口語化文字,令人莞爾,甚至讓人忍不住笑出聲來
晚上做完家務本說回臥室寫日記,結果是從《局部》第三季更新看起,在沙發上補完第二季沒再起來。不寫點東西實在太對不起將被我砸掉的明天,就把自己摁在這椅子上拖延。
沒理由提自己喜歡《局部》,因它而買回的《圖說中國繪畫史》從新鄉到武漢背來背去三年了換著地方落灰。但今晚我終于意識到丹青老師也沒打算讓我記住畫家的姓名生平,他輾轉到大都會美術館用十二集的篇幅用陳丹青的方式避開敏感詞,講規范與偏離,規范是他人規范,偏離是有意或無意歪倒向自己。
丹青老師選畫總選少被談論的
《局部 第二季》誰能想到,看個繪畫評論節目,我都磕到了CP,馬蒂斯和畢加索這倆人也太甜了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