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9 11:53
首映:2015-07-10(中國臺灣)
年代:2015
時長:104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閩南語
評分:5.8
觀看數:30859
來源網:三年影院
打敗觀眾!【拾遺拾憶】《角頭》(2015)
角頭是什么 老一代的規矩是什么 什么叫混兄弟 什么事盜亦有道 在50-90年代 幫派橫行的年代 如果沒有兄弟情沒有道義 就不會有后來的竹聯幫 四海幫 本省掛和外省掛的斗爭在線了那個年的部分情況 老炮很多人說不好看 這部電影很像老炮 更多是表達一種情懷 跟在那個年代混兄弟的真正意義 或者說主流觀念 我很懷念那個年代 那個年代的人要比現在的人更有傳統觀念 更講究 更重義氣 以前的電影更注重兄弟情 現在的電影更注重男女情 最后我只想說不是任何一部電影你都可以用技術各方面的原因分析 有一種電影叫情懷 也許他并不優秀 但卻引起了我的共鳴 這部片對于重兄弟情的男人可以一看
和以前許多生活環境太相像,太多觸景傷情,太多有感而發。
這部拍的像小一號的艋岬,明顯鈕承澤大獲全勝。相較之下,大概能知道鈕承澤過去的經歷是從小弟走到大哥;李云杰則是混過小弟就草草結束。鈕承澤的隱晦和演技要求、細節處理、劇情合理方面都比李運杰來的恰當、深刻,然而角頭大概只有王陽明過關。(艋岬的黑道地域性是大于角頭的)
對于劇情來說,想表達的東西比較多,但是都虎頭蛇尾。小鬼從頭到尾的心情都能理解,一個小混混從進去蹲再出來,生活環境還是一模一樣,再加上講義氣的個性,完全脫離不了這樣的束縛,即使最愛的阿媽苦口婆心的重復著一樣的話。現在這個時代,義氣在利字一點也硬不起來,“今天公祭,明天就忘記”兩次強調這個意思,什么是兄弟,就算拋掉親情、愛情有多難,你也是沒有辦法避開的事。一旦你混過就沒法再回頭,片尾曲的“不應該|~~~~~~”也是把導演核心想法表達出來了。
總體來說還不錯,還是支持臺灣的導演繼續拍電影,希望越來越好!
只有六篇長評,那我寫第七篇。
怎么發現這個電影的,說來有些可笑,臺灣新聞的評論里看到的。
蔡英文上臺之后,不承認“九二共識”,臺灣整個觀光旅游業都陷入了困局。在某一篇新聞報道里看到下面寥寥的幾條評論,說有個電影叫《角頭》的幫派電影,里面的兄弟浴血奮戰。搶到了地盤,看著自己的領地說以后陸客來了可以掙多少多少錢。然后蔡英文就上臺了,對的起幫派里死去的兄弟么(大意如此)。
找到了這部電影,看簡紹說是小一號的《艋胛》,當然更有興趣了。
點開這部電影,并不能順順的看下去,實在有些看不下去。《艋胛》的年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帶著日式的風格。《角頭》的背景是2014年,2015年在臺灣上映。
實在不能理解,收的那些保護費夠手下的小弟去醫院里住幾天啊,戰死一個小弟,得給多少喪葬費安撫家人呢?
幾波人爭來爭去的角頭看上去只是一些個攤位嘛!所謂的保護不過就是警察來了,在路邊推著車子擺攤的人可以把車攤推進他們的地盤以避風頭。從美國回來的黑道太子爺給官員行賄,是一小摞的往桌子上拍嗎
黑社會里面的江湖兄弟,鄉村城郊的拜把兄弟,甚至今天的一些親近的朋友,都是親情的外延。或許,親情就是我們最底層的最內核的感情需求。
角頭的黑社會,最開始是有正義的年輕人,為了保護角頭的社會秩序,維護穩定和安全,而構建的組織。
小時候我們都希望擁有他人親兄弟般的保護,以避免受別人欺負。當我們孤身一人時,非常渴望有幾個人像親人的兄弟,這就是一些人加入黑社會的最初想法。現在大陸社會治安非常好了,黑社會組織很少。但仍然喜歡看那些黑社會電影,尤其是港臺的
勇桑但凡有一點做老大的格局,就不應該想到讓阿雄代替清楓當繼承人,這跟古代的君王不能隨便廢長立幼是一個道理的,只會引起軍心動蕩人心不穩。清楓兢兢業業為勇桑打天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且威信極高,并不可能因為簡簡單單一句阿雄性格像年輕時的勇桑就被替代掉,這一點是全劇的敗筆,就算為了后面的劇情發展,也應該找個更拿得出手的理由!
而且相對阿雄,清楓才是那個合適的繼承人,心胸寬廣,氣場十足,辛辛苦苦打拼那么多年,好兄弟坐牢出來什么都搶走了,即便如此即便在如此大的利益面前
不管主人公,反派,家人,朋友,沒有一個能讓人過目不忘的。看了一會兒,火拼的場景感覺還有點尷尬,國外歸來的ABC在殺死叔叔的時候,完全沒有烏鴉殺駱駝時候的那個狠勁,唯一能看的可能就是阿媽還不錯,其他的演員你們真的是黑社會嗎?除了X你n這句以外,你們還有更狠的話嗎???
90年代的古惑仔,陳浩南,山雞,大B,靚坤,天生天養,基哥,林淑芬,十三妹,小結巴,哪一個拎出來都比角頭的人物立體。
更不用說大反派張耀揚飾演的烏鴉,雷耀揚,草X一郎…同一個演員演出了三種完全不同的黑社會形象。
打敗觀眾!【拾遺拾憶】《角頭》(2015)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