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4 08:41
首映:2014-02-21(中國臺灣) / 2013-09-05(威尼斯電影節) / 2013-11-08(金馬影展)
年代:2013
時長:138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2
觀看數:7596
來源網:三年網
《郊游》教科級!導致我喝多了
小男孩的作業讓寫一篇作文《郊游》。影片一開始是小男孩和妹妹從一棵巨大的樹走出,然后是父親帶著他們去海邊游玩。
房子。父親舉著的賣房廣告牌,偶爾闖入的樣板房,被燒毀了的房子,懸掛著巨幅河灘筆畫的廢棄樓房……
先后出現的兩個女人。應該是一個人的中年時和年輕時,一樣都有潔癖,一樣與小女孩有親近感。
父親撐的船。船能載人向自由,也能載人以解脫。面對生活的壓力,感情的崩潰,確實會使一個人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在一個逛風大雨夜乘一葉小船從這個世界消失。
五彩的世界也會有黑與灰的蒼涼
郊游
1.母親望著熟睡的孩子。
2.榕樹下走在灌木的孩童。
3.努力拉穿并乘坐的男子。
4.兩上年紀一上一下舉售房板子,分別披披藍黃雨衣。問題:如何克制群眾的目光?(舉售房板子時幾乎無可抑制)
5.吃飯。
6.回到售房板子畫面,左側稍注意可以看到有一排同樣售房宣傳的人。
7.河邊
8.拉進賣房板(其實是兩個男人,遠看會有中年胖太太的性別模糊)
9.賣房人蹲泥濘地里抽煙,拉遠,有欄。
10.繼續拉進,是御用男主角變老了的模樣。在背誦滿江紅。眼里血絲很重,有淚慢慢盈滿(同步開始唱滿江紅)
海報里呈現了一個男子停留在一整墻壁畫面前,稍有駝背和低頭,置于碎石塊地面中央,屋頂搖搖欲墜,藍逐漸成為黑成為墨,一個逐漸失控強弩之末的中年身體趁著夜色長久的注視、站立、沉默。這張海報來自蔡明亮(Tasi ming liang)2013年的新片《郊游》,人們試探性的去尋找影像之中的烏托邦時,他卻說:“你不可能逃避到電影里面去,但是因為電影你會有一個新的窗口被打開。”
蔡明亮首先割斷了觀眾對于“電影用來逃避現實”的念想,因為他從來不回避現實,甚至摳出現實當中最日常最私密的部分,拿《郊游》而言,他在十年或者更久的時間里,最為關心的不是戲劇性不是觀眾和市場,而是一個在馬路邊的舉牌人到底要站多久,他要去哪里上廁所,他能拿到多少酬勞,他是否會感到羞恥?
憑借此片蔡明亮拿到2013年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感謝威尼斯愿意慢下來看我的電影。”同時他也表達出對院線電影工業感到疲憊和厭倦,所以《郊游》正式成為他最后一部劇情長片,之所以片名為《郊游》,“就是我很希望生活像郊游一樣,郊游就是去玩
好像是榕樹,巨大的根狀物趴在地上,很透亮的光劈下來,森林里的魔法。
一前一后出來兩個兄妹樣的小孩子,男孩子穿藍色,女孩子穿粉色。
哥哥對妹妹說,小心哦。干凈的柔軟的聲音。
不知名的鳥兒,還有昆蟲,盛大的交響曲。
長得很高的水邊的蘆葦,破舊的船。有個男人在抽煙,然后三個人走了。
落日,衰退的沉重的無奈的徹底的黃色,綿延的淺灘是裸露的背脊,有女人身上性感且凜冽的線條,有男人身上健康有力的小麥膚色。
車水馬龍的城市,男人舉著售樓的廣告牌,有雨,身上披著塑料膜,有風
我第一次看蔡明亮的電影,就是這部郊游。貌似蔡明亮是個很有名的導演,李康生是一個很有名的演員。看完這部郊游以后,我絕對不會再去看他們的其他電影了。
郊游并不是一個很難看的電影,而是一個看了好像沒看過,沒看過又好像看過的電影。這個電影的故事是什么,人物關系是什么,想要告訴我們什么?這三個問題在我看了一個半小時以后,我還是沒有弄明白。所以我就沒有繼續看下去。即使繼續看下去,我也不會有任何答案,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反而更有趣。
首先談談電影的含義。我沒有看過導演的其他電影,自然也就理解不了導演的意圖。看了一個半小時還沒搞懂,那么再看下去也無異于自虐了。雖然不知道故事,人物關系和含義,但是這部片子從審美的體驗上還是很舒服的。長鏡頭,干凈的畫面,雨的聲音,吃白菜的聲音,風的聲音。這些東西在影片中以一種非常美、非常和諧的方式展示出來。這樣就足夠了。這部電影就好像詩歌一樣,對我來說并不需要什么含義或者啟示。需要的只是一種審美體驗而已。
再談故事和人物關系。
沒看過導演的其他電影,或者沒有相關的知識的話
《郊游》教科級!導致我喝多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