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6 16:21
首映:2016-04-01(日本)
年代:2016
時長:24分鐘
集數:12集
連載:12全集大結局
評分:4.2
觀看數:97085
熱播指數:188
來源網:三年影院
“迷家”我不管有多少人嘲笑這部動畫
精英編劇·岡田麿里,目前我認為的好作品有,2008年的《龍與虎》,2015年的《心靈想要大聲呼喊》,2016年的《迷家》,2018年的《朝花夕誓——于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我喜歡心理學,所以先來分享相關題材的《迷家》。
簡介
影片講述了,有著同樣心理陰影的大家,想要重塑自己的人生,而來到心靈之境。經過與心理創傷的接觸、直面與搏斗,最終接納自己與心靈合一故事。
分析
人們帶著改變的心情來到無人之境,想要逃避內心的陰影,從而揭開了心傷,將內心的黑暗具現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陰影
果然那種開頭會被吸引呢ww再次看果然還是很有趣。很對我的電波~接受nanaki,也就是和自己的內心創傷合二為一,接受自己的過去,接受現在的自己。這也是完整的自己。不過也有依然討厭現實世界選擇逃避的人留在了納鳴村,這也是一種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沒有對錯,逃避也是如此。有做得到的人存在也有做不到的人存在。很喜歡最后莉昂所說的話。每個人最終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這也是面對自己的另一種方式。我覺得很好哦!不過如果是自己的話果然還是會選擇回到原來的世界吧。因為我也找到了想做的事情
總算完結了,要不是在b站一邊追一邊等更新,我早棄番。
對于迷家的主題而言,其實蠻好的,要學會接受過去的創傷,既不是拋棄,也不是沉溺,這也是該番為數不多的優點。
但對于觀眾而言,該劇真像逼人吃shi一般。第一,真tm毫無節奏感,除開第一集介紹和第十集解密,中間其余的就像一刀從中切開的洋蔥,毫無淚點,懸疑新劇本身是需要一層一層撥。
第二,人物多且形象單薄。設計那么多人物以及背后的辛酸史,但作為觀眾,真心只能記得住幾個,并且人物基本不是神經病就是精神病,毫無特點,行動基本是一會這一會那,永遠是幾個人帶節奏。
第三,情節真心沒啥邏輯,漏洞多。比如為什么最后的nanaki都可以看得見,而前面卻表現是其實體化也只對個人有影響。
最后,說一句,岡媽在經費有限下仍希望下一盤大棋,設計如此多角色,只能玩脫。我認為人物多少在精而不在多,一部番并不是通過湊人數的來體現番的核心,而應是不同豐滿的角色形象通過行為來展現番的沖突和最終要表達思想內涵。
盡管結局很匆促,但是蠻好的,不是happy ending,以及op也不錯。
裝神弄鬼 故弄玄虛 毫無邏輯 人物性格塑造失敗 徹底中二 故意拖沓 一句話可以說出的結果分給十個人嗯嗯啊啊地打岔站樁然后接ed 有點職業道德良心不? 簡直是學了國劇7集硬生生拖70集的節奏 不給一分都對不起各位被浪費的時間 這番的委員會在11區就沒被投訴淹沒? 第一次衷心祝某番收視墊底 有著這樣的名聲 這樣的班底 出質量嚴重不對等的作品可是對行業的褻瀆
這部番成功爛到讓我不吐不快的地步了,可能是近十年最爛的番之一了。
如果這部番十分滿分,1分給第一集,另外1分給希安喵。
從第一集開始用了鵝媽媽童謠,還有自相殘殺,遺書,過多的登場人數等等一系列暗示這可能會是一個存活人數最后為個位的故事,但是結局不光人數沒少,還增加了。。。。
主線顯得混亂,過多的路人精神病的吵鬧讓這部番讓人產生厭惡。另外過多的路人的回憶占了無意義的篇幅,他們曾經什么經歷我還真不想知道。反正你的意思就是怪物是心靈創傷嘛,展示一兩個人的就完事了好吧
<圖片1><圖片2>迷家的劇情發展更像是自我救贖的心靈成長漫,每個人都是帶著痕跡生活著的,遇到了創傷就想著要拋棄過往不就相當于否定了自己的過去嗎?否定過去也就等于抹殺了自己,所以第十話聽到神山說這句話感覺這其實就在講每個人的內心,而看到怪物的人說明并沒有否定自己,還是在正視自己的,第十話的大家明顯出現了精神萎靡的狀態,或許這就是即將看不到怪物的征兆,來到納鳴村的人都是為了逃避現實,想要擺脫過去從新開始,這也是一般人遇到挫折后的正常反應,想要逃避它,而納鳴村讓每個人內心的創傷實體化,這些傷害已經成了每個人身體的一部分,緊緊跟隨著你,人們逃避著創傷和自己的過去,對內心的怪物視而不見,等到已經習慣逃避了,就不會在遇見那個怪物,然而這也是否定自己迷失自己而已。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可以重來的事,不管你有多期待,已經發生的事是改變不了的,所以迷家可能是想表達希望讓迷失了自己的人正視自己,然后放過自己,不要逃避過去。
但我還要說這番裝逼裝的不行。
“迷家”我不管有多少人嘲笑這部動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