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27.html]
巴黎的塔泰恩夫人咖啡館,巴黎蒙特馬的小旅館,巴黎的畢加索博物館,它們是一幢被標記的建筑,是一個約會的地點,是一種邂逅的可能,但是當它們以隨機的方式出現在男女的生活中,它們根本不代表巴黎,根本不趨向于確定的生活,相遇或偶然,相識或巧合,在匆匆的人群中成為一種湮沒的風景。
“在巴黎相會,但不一定是在等你,也許是驚喜,也許不是明智的選擇。”在巴黎的街頭,男人拉著手風琴,女人穿著裙子,他們一起唱著

22.05.14 人文觀鏡中花園四季展映
再次確定了侯麥是那種狡猾辛辣但不會痛苦熬煎的風格,他的幽默無害,甚至不會過度——無聊或者暴躁,甚至歇斯底里或駭人聽聞。一切動亂都不曾失序,一切傷心都可以療愈,一切棱角都包著軟布。把故事暴力歸納偷情或出軌本身就是種偷懶,尤其我覺得侯麥對男人還挺刻薄,第一個故事里三心二用的男人兩手空空,自信搭訕的男人只有空等;第二個故事里不解風情的男人偷情敗露,苦心引誘的男人跟著黯然失色;第三個故事里跳梁小丑一般表現換來一個失約的電話
“人約巴黎”想死,想去巴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