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4 23:15
首映:2015-09-25(中國大陸)
年代:2015
時長:114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粵語
評分:5.7
觀看數:68655
熱播指數:1005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港囧”讓人崩潰的喜劇片 我所見的那些畫面
我以為是一個《泰囧》那樣的搞笑片,但是我錯了,我哭的淚流滿面,而且不止一次。
很多人吐槽港囧不好笑,大串燒,沒淚點。
我只講講我的淚點吧(N天過后才來寫,可能有的忘了)
淚點1:醫院大罵家人的戲。之前在飯桌上的各種名字的嘲笑都忍受了。名字是怎么來的?姓是祖宗給的,名是父母給的。可是,一幫表面是親人的人在飯桌上大笑男主的名字,甚至最小的小孩都可以這樣嘲笑,可見男主在整個家族中的地位。從一個全班鼓掌的文藝青年,到和現實接軌的懦弱男人,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但是,在醫院,首先是騙來男主進行檢查,然后沒有問過男主的意見直接進行不人性的檢查。對于男人而言,“活兒”的能力是最關系面子的事情,可是全家人把生不出孩子只怪在他頭上,又進行這種檢查的活兒,所以,男主爆發了。辱罵了在場的每一個家人,質問了公公的理想。但是淚點不在這,淚點在,這時候包貝爾問徐錚:“那我姐呢?”徐錚說不出口。他知道即便這個家庭里每一個人都那么令他厭惡,只有趙薇,是他沒有辦法說出一個不好的,而他之所以留在這個家里
作為一個耿直的徐崢吹,看完《港囧》之后,我的臉——請腦補小S冷漠臉。
倒不是說它有多爛,而是……這真的不是一部預期之中的喜劇片。
徐崢自己都說,這部電影很難去宣傳,因為很難告訴觀眾,它并非《泰囧》的續集,不能奔著“爆笑”來看。
事實證明他很誠實:《港囧》不僅不爆笑,而且大部分時間都不好笑。
之前有媒體算過一筆賬,說《泰囧》作為國產片黑馬,12.67億的票房紀錄保持了2年9個月,每個笑點價值2500多萬。
掐爪一算,那《港囧》里每個笑點得價值一億了吧……因為少啊!
笑點的少也許是徐崢有意為之,也許是能力上的不達標,因為他想在電影里表達的東西太多了。
青春、遺憾、夢想、中年危機、港片情懷……
看完一部《港囧》,你就相當于看了陳可辛+王晶+杜琪峰+吳宇森+爾冬升(都是山寨版的),還得再加上個于媽!
以至于看完后現在滿腦子都是那句好淫蕩的臺詞:
徐崢,你再滿就溢出來了!
在這么多的元素堆積下,劇情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自己約的炮,爬著也要去打,槍到上膛卻發現殺人犯法了……
前方劇透預警!
也說港囧
Word全屏下效率還是高很多,很有心情想碼多一點字。背景音樂百度上選的,居然百度音樂盒已經有港囧全集出來了,百度搜索引擎爛一點,地圖和音樂做的還是不錯的。
正好上周末看了一堆港片,《五億探長雷洛》的第一部第二部+《跛豪》+《上海皇帝》第一部第二部,再多看了一個不是港片的港片《黑金》,滿腦子都是粵語和那幾個主演的一笑一顰。毫不猶豫的把中秋節福利里的電影卡用掉,去看了徐崢這個港囧。
同桌的你這種類型的開局,就像魔獸里人族三農民修基地一樣在懷舊篇里屬于中規中矩,第一個亮點是陳百強的《偏偏喜歡你》放出來,影院的音響效果讓人明白家里300塊的低音炮還是有差距,幾個接吻雞飛狗跳的可以算是不錯的橋段吧,此處好多笑聲。。開篇不錯,懷舊色調,肯定主題會引向“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持無孔”。
再就是徐崢賣內衣這段。。大意是中年倒插門男子的苦悶,同學聚會上喝多了又一次想起了老同學,微信這個真是舊情復燃好工具
我覺得首先要回到對于喜劇的認知上,到底什么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喜劇?像周星馳前期的作品,一個人走著走著突然摔倒了,算不算喜劇?一個人演著演著突然念起了廣告臺詞,算不算喜劇?誠然,在卓別林的電影、在路易德菲耐斯的電影里,也能看到無數基于動作效果所產生的笑料,但這些都只是手段,拋開了作品立意下的限制條件,只能是下三濫的鬧劇。所以我覺得,從作品的嚴肅程度上來說,并不存在單純以“笑”作為目的的喜劇,喜劇的本質實際上還是正劇,可以是諷刺人間丑惡、也可以是對真善美的贊頌,但最為奇妙的地方在于,喜劇能以“笑”的方式,展現“哭”的力量。這種力量往往要比單純地展現悲劇來得更加強大。從電影作品上來看,喜劇往往既能達到投資方所要求的票房目的,又能滿足創作者的表達訴求。就像悲劇的效果通過喜劇的方式來展現一樣,喜劇中的笑料,也是通過大量的反差來實現的,這種反差,在幾乎所有的喜劇電影中,都是基于角色身份和環境的錯位所制造的沖突。“囧”之所以,正是由于這種沖突所帶來的尷尬
“港囧”讓人崩潰的喜劇片 我所見的那些畫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