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6 18:39
首映:2016-01-22(圣丹斯電影節) / 2016-06-24(美國)
年代:2016
時長:90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6.2
觀看數:98075
熱播指數:550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臘腸狗】其實這是一部講述愛與責任的電影!(嚴重劇透,請謹慎!!!)
很久沒看這位美國獨立電影怪咖的作品了。這部由四個小故事組合的片子更像是實力派演員個人演技展示,可惜各自都只有不到20分鐘的片段。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兩位過氣老牌Danny DeVito和Ellen Burstyn,尤其后者,僅有的幾句臺詞就足以將一個孤僻、尖酸、可憐的老太太刻畫得相當精準。導演Todd Solondz的古怪風格依然在臺詞上不遺余力地流露,充滿了濃烈的黑色幽默,刻薄諷刺和政治不正確依然是他鐘情的主題。還有更驚喜的,第一段里德彪西鋼琴配樂跟狗狗的糞便畫面碰撞出極其荒誕的喜劇色彩。
霍爾·哈特利 Hal Hartley拍了《內德·來福》、惠特·斯蒂爾曼 Whit Stillman拍了《愛情與友誼》,托德·索倫茲 Todd Solondz時隔幾年也帶來了《臘腸狗》。不得不將這三位美國獨立電影界的知名作者放到一起,因為如今實在太多了無新意的美國獨立影片以及三大系的制式藝術片。
他們在延續風格的基礎上,保持了對于劇本以及人物的有益探索。比如托德·索倫茲的《臘腸狗》就提純了很多現實中的操蛋人事物,自然圍繞在幾個主人公周圍,如果喜歡解讀可以套到教育、溝通、壓力、衰老、死亡等等等等,同時又提供給主人公多種非現實的出路。
誰說抑郁孤獨本身不是終極方式?一點都不可怕還很有幫助。就像看電影本來就不是方法論。
好像沒多少人評論,下面個人觀影感受。
開篇皮卡送狗到寵物店應該是暗喻農場或工業的衰敗,也為下一段故事狗的來歷做了鋪墊。
第二段,小孩的父親就像個當兵的(希特勒)式的,要讓狗有“人格”,整日的將狗關在籠子里,母親帶狗去做絕育手術接著一路的哄騙,還把歐洲恐怖分子與強奸的梗給用上了,可能暗指母親也是滿嘴胡說八道。后來小孩給狗吃了堅果巧克力(狗不能吃巧克力),結果狗拉稀(德彪西的月光曲,真是飆稀了),說明家長并沒有教育小孩養狗的注意事項而只是一味的想將狗“訓”得遵從人的習慣。小孩去醫院抽血回來路上明顯臉色和精神都變差,再加上母親說明狗的下場,估計舊病復發只是時間問題。再有就是這住宅滿滿的后現代主義風格,可住在這房子里的兩夫妻卻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第三段,好心護士將狗救活后碰見了老同學便一路追隨(在店內還聊了上學時男的欺負別的同學,為后面男的人生失敗做了對比性鋪墊),男同學開得是大眾的T型Van但又不是最經典的第一代,表明這個男同學并不是正宗的嬉皮
下載了《臘腸狗》這部電影完全是因為個人喜好寵物類電影。原來看過《導盲犬小Q》《忠犬八公的故事》,印象很好。然而這次看了《臘腸狗》卻使我詫異。如果說從故事的邏輯性講,本片由四個故事組成,談不上情節的邏輯發展。如果講人性卻要用狗狗做道具,狗狗的責任太大,承擔不了。如果是為了給孩子真相教育,似乎太殘酷,本應讓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慢慢悟道的東西,用一段片子去揭露,能否正常消化有很大問題。據說李澤厚讀小學4年級時突然知道人都是要死的,他就想那活著有什么意義,終于成了一代哲學家。可絕大多數人成不了李澤厚,因而與其讓說出真相他們感到絕望,還不如讓他們在生活中慢慢去體悟。總之,這是部怪異的電影。
這種小故事疊加的劇情電影,時不時可以看一下,但是不太想說太多,一樣東西著重點太多了就不倫不類了,影片確實想要表達想要揭露很多東西,但是這樣的表達只會讓觀眾很乏味很亂,總體來說,第一個小故事和第三個故事我挺喜歡的,充滿好奇和愛心的小孩不被社會的價值觀所束縛,豪華的房子里住的人一家人卻人情挺冷的。第二個故事,男主沒有戒掉毒,很顯然,第三個故事,浮躁的社會和學生,然而不同情那個教授,最后一個故事,狗狗被壓拍的好幾分鐘,我不是太懂導演,就這些吧……
【臘腸狗】其實這是一部講述愛與責任的電影!(嚴重劇透,請謹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