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5 16:58
首映:2016-12-05(中國大陸)
年代:2016
時長:60分鐘
集數:12集
連載:12全集大結局
評分:8.9
觀看數:73879
熱播指數:609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見字如面 第一季:崖山之后再無中華
<圖片1>
* 在娛樂霸屏的時代,也能覓得“內容時代”的前步。
沒什么套路,就那樣讀信,恬淡、意味深遠的信件使人能靜下心,思索寫信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賦予了這些文字怎樣的情感?而收信人閱罷又作與怎樣的回應呢?
<圖片2>
情感寄托于文字,文字依附于紙張;紙張落于收信人之手,文字展映于收信人之眼;情感終收放于收信人之心。這樣就結束了嗎?不,有生命的物會一直留于世間,后人便得以跨越時間與空間、歷史與現實之間阻隔,實現與歷史和他人的“見字如面”……
<圖片3>
<圖片4>
張愛玲是拿筆拍電影的王家衛,王家衛是用鏡頭寫作的張愛玲。大家能夠隨便這么想想,是因為明白地知道這兩個人沒有半毛錢的關系。而,這是一封會讓張迷和衛迷都捉急的信。盡管他們為了維持心中的殘缺美拒絕承認,但郵差按過兩次鈴卻鐵證如山。但他們這一生,終于還是錯過了……這是晚年隱士發出的信,她離群索居孤懸于世,信中所要表達的還是“謝世”。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病人,半生華美半生蒼涼。而她的拒絕也只有王家衛能懂,他說她:“若想不被人拒絕,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拒絕別人
很少看綜藝節目,但是偶然看了一眼后就被迷上了,甚至在看過一遍后又在網上找到了有聲小說資源,將其中的讀信環節又重聽了一遍。
現在的人已經很少寫信了,更多的時候,往往是一個電話甚至是一個微信語音,方便快捷的同時卻少了很多當年拿起長長的信讀起來的感動,有的時候,會反復去看幾次,幾十次,甚至在過了很久,久到你都忘記這件事的時候,不小心重新發現這封信的時候,卻似重新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寶藏,再讀的時候,心中依然雀躍感動。
想起年輕的時候,和初中密友分考上了不同的學校,高中三年,一直沒斷了書信往來,分享著成長中的點點滴滴,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倆的聯系從書信轉到了網上,隨著時間的流逝,通訊方式的變更,慢慢的兩個人失去了聯系,也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次遺憾。只愿好友一切過的都好,如同她的以往,善良美麗,無憂到老。
通觀全場,真的不得不佩服所有讀信人的功力,其中最令我驚艷的是何冰老師和張國立老師,不得不承認,因為兩位老師的話劇功底,只是用聲音,就能把聽的人帶入回那個時代,尤其是何冰老師
一星扣主持人和女嘉賓及他們三位之間的不和諧的。當然最大的責任是主持人的。主持人明顯文學素養和知識儲備不夠用,且在語言理解能力上面較差,差到讓人懷疑是不是后門進了欄目,或者黑龍江電視臺人才儲備太差。主持人在最新一期的欄目中對荷西的信的解讀簡直讓人震驚!荷西信里面寫三毛得了很嚴重的健忘癥,煩請岳母大人每天提醒,這是在打悲情牌啊!她就真的能理解成三毛忘記荷西簡直是要瘋!
而兩位嘉賓之間明顯存在著張力,其實女嘉賓的水平是明顯不如男嘉賓的,而且在節目中搶話,特別不合適
見字如面 第一季:崖山之后再無中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