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3 07:16
首映:2007-06-21(中國大陸) / 2007-06-14(中國香港)
年代:2007
時長:110 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粵語
評分:7.1
觀看數:77959
熱播指數:41
來源網:三年影院
“老港正傳”2007,人的城市,城市的人
當夢想照進現實——老港正傳
左向港,一個香港的共產主義者,一個無產了一生的香港人。他唱《歌唱祖國》,看《毛澤東選集》,他一生信奉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四十幾年過去了,還是一直住在天臺的樓頂上。
老港有一個畢生的理想——到北京天安門前看一看,合影留念,可幾十年過去了,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去過北京了,他還依然沒有去過,為了幫助老家貧窮的親人,為了幫助朋友的兒子出國讀書,他幾次放棄了自己去北京的機會。不過終于還是等到了,這是一個有點完美的結局,兒子帶著三張北京奧運的義工表格,讓老港用這種方式去北京,不知是否有點阿甘方式的致敬。
鄭中基飾演的兒子左忠很到位,一個受到左派影響的香港小人物,一直聊到,甚至遠遠落后于改革開放后的內陸人后面,潦倒的將自己的感情丟失了17年,不過最后也是看到了光明,父親曾幫助過的友人之子回頭來幫助了他,感情也終于回到了身邊。這個小人物一直潦倒,卻時時牽動著我們的心,因為他活得很真實。他唱著“妹妹你坐船頭
這部電影展示了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一個普通的老香港人家庭的生活狀況。片子讓我想到《活著》,也許是一樣的在社會上一輩子本本分分的“順民”的一生隨社會的變遷而不同的生活狀態吧。很容易發現,除去了吃虧的總是他們——因為相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家里苦了的是最愛的人,也許真如妻子所理解的——因為信任,對自己,總是克制,克制,克制。一輩子活下來,忙碌忙碌,似乎只有付出,只為了別人,但卻遲遲沒有收獲的時候,雖然本來也沒有覬覦要收獲,但確實從未“人人為我”,而是一味的“我為人人”,也許后一句的前提應該是前一句。否則大家怎么會看得那么悲涼,痛心呢?
老港,一個安守本分,一心愛國的良民,一個最普通的中國香港的小市民,一個生存在現代物質財富與從前單一信仰崇尚奉獻的時代夾縫中的老港。這種人總讓人看著可憐,痛心,因為我們的時代給我們的價值觀——愛自己,而老港不是,他高尚的滿心都是別人。或許我們對他還帶著一份理解與尊敬。亦或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身上還都有一些老港的影子吧。我們的父輩們,擺闊從他
隨性的點擊,我把每當變幻時放在老港正傳的前面,雖然老港正傳上映的比每當變幻時要早。不過這個選擇卻令我更好地去感受這兩部07年的電影,因為變幻講得小,老港要講得更大。只不過,都是在講述香港小市民的平凡生活。
這是拍給香港人自己看的電影,但卻是值得大陸人五年后再拿出來看的電影。香港的現在就是我們的將來,絕大多數大陸人不會真正看懂這兩部片,因為絕大多數人只會沉浸在現在。但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細細去品味。
60年代的世界,在毛主席強勢的號召下,許多熱血青年都把北京當作朝圣之地,而這批當時的年輕人就被看成了左派。左派在電影里的代表,就是左向港,一個真真正正的“左”。他也如左的堅持了自己的理想四十年。80年代的香港,經濟繁榮向上的景象,讓許多年輕人都夢想著踏上金光大道而忽視了腳踏實地的耕作,這批人對于當時的社會潮流,也是站在左的一端。左傾在電影里的代表,就是左忠,一個虛虛幻幻的“左”。他被夢想絆“左”二十年,直到SARS之時才真正“中”了起來。第一個左,是趙良駿這部電影的核心。第二個左
一部相當主旋律,也相當少見的描寫香港幾十年滄桑變幻的電影。驚異于導演對于大陸政治背景的熟悉程度,懷疑老左是否真的那么左。電影中,老左收拾妻子遺物時那盒雪花膏,陸佑為女兒徹夜尋找妮維雅,總讓人覺得這香港的左右都這么老土和過時。那都是1997年,甚至之后的故事了啊。但總得來說,還是相當地能認同這部電影,平凡而不瑣碎,平淡而不乏味,舒緩中,有滄桑苦痛,有幸福甜蜜。當兩代五口人坐在戲院看最后一場電影的時候,終于讓我們觸摸到了有血有肉的真實的另一種香港。
又是趙良駿作品,沿襲了小人物的命運故事,手法雖然老套,卻掩蓋不住電影本身的光亮,真的就像夏夜天空的繁星,每次抬頭看,都那么美,不會厭倦。
黃秋生演左派,也算是最佳人選,黃本身就是一個崇拜毛的家伙,他還會背誦《沁園春 雪》,按黃的年紀,也許真實生活中他就是一個左派。然而擁有這種浪漫氣息真的這樣爽嗎?老左身邊的親人,為了他一人的大公無私,受盡苦難,到頭來妻亡子嫌,苦了他身邊的女人,我想上天讓他從頭再來,他還會選做左派嗎?沒有答案,電影主角本身的符號性,是對一個時代的拷問,我們本身處在時代漩渦里,有何來答案呢?
“老港正傳”2007,人的城市,城市的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