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的剪輯和鏡頭的處理都突破傳統的方法,用碎片化展開講述,有許多閃回,先后順序顛倒的安排。突出了影片復雜性的特點,體現了支持左岸派,作者電影的導演們打破時間線的特色。但是這種拍攝手法有點難讓人看進去,難以入戲,觀眾必須集中精神邊看邊思考,才能看懂理順劇情和人物關系。這部影片有點意識流的意思,展現主人公內心的世界,也通過主人公內心世界和現實世界相結合向觀眾展示一個全新的視角。這部影片也體現了寫實的特點,一些鏡頭像人的眼睛一樣,客觀的展示拍攝到的事物。

2018.4.26 于寢室
寫在前面:大家好好久不見我又回來了。之前忙了兩個面試就把今天之前應該寫完的兩篇拖到了現在。估計今天也寫不完。
肉體之美
這種性愛中的男女肉體,尤其是肌膚上的手部的特寫鏡頭,真是美啊。
肌膚上凝結出的薄薄汗珠,撫摸相親間帶來的粘膩膠著感,激情沖奔至手指尖在背部留下深深的印痕,光影之下光滑的背脊上手指骨節分明......
如果說肉體是一首詩,那么做愛就是讀詩了。
沒參與就是永遠錯過
無論是廣島的原子彈爆炸,還是女主人公的德國情人的死亡,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和男主角

以為通過剪輯相反的運動、精美的構圖、光線的營造、內心獨白與現實相碰撞就能展現出記憶對于人的吞噬?差遠著呢。第一,現實部分與回憶部分的交叉中的中回憶的空間太過于精美 講究 仿佛女主人公記憶都是正面的 這與影片整個氣質相悖。第二,現實部分與回憶部分缺乏細節,難道不可以提煉出男女主人公前史情緒的物件、空間、聲音、甚至是風格化的攝影機運動來將記憶承載的重量通過無意識的情緒表達出來嗎。第三,空間呢?都是賓館與部分地室外空間,你想展現記憶與遺忘這個主題,難道必須局限于部分嗎,景別,運動

阿倫雷乃的左岸派電影,左岸派是新浪潮的分支,他們拒絕改編文學,而是專為電影創作劇本,他們的影片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在敘事空間 時空上有很強的突破性。比如該片中片頭的閃回畫面,突破了傳統的敘事空間,并且他們的影片都與現實歷史事件相關,并加入自己的見解,達到“雙重真實”的效果。他們關注人的精神危機和內心世界,可視化表達出來,描寫戰爭后給人帶來的精神創傷,并使用大量獨白等進行敘述,模仿人的思維模式,另外他們采用戲劇舞臺演員,用一些夸張的表演,崇尚間離效果。

【廣島之戀】深刻!關于愛與記憶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