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飯局開始 在飯局中結束 最后各自天涯 沒有和解 沒有頌揚 只是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各自療傷 ,看似平淡的日常,其實充滿隔閡甚至鴻溝。以為想不溝通就能將事情淡化,其實心鎖沉重,歲月也難以消磨, 開頭十分鐘絕對是滿分戲,黑口黑面的阿玲先給整車人散播焦慮,表現了她在家庭中強勢的地位 與阿真的木訥形成鮮明對比。此處是全家人最整齊的時刻,同時也是最混亂的時刻

最難以啟齒的是心底話,最容易誤解的是家人。——《過時·過節》
常聽到有人抱怨,和自己的另一半,或者是父母,或者是子女難以相處,甚至感到心力交瘁。明明很愛自己的家人,一見面卻總常常吵架。明明深愛著對方,卻變成了互相傷害。同事或者老板關系處不好,可以離職。可是家人之間的關系處不好,卻無法割舍。
還有的朋友,同學說,家里人沒什么矛盾,就是無話可說。同一屋檐下生活,心卻離得很遠。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下面,我們從電影《過時·過節》中探討這個問題的答案。
外婆

《金雞》系列如同香港喜劇高光的回光返照,終在2014年結束了。
香港喜劇自認低俗粗制,其實深藏醇厚技法鞭諷社會,1980-1990年代與動作犯罪類型共同樹立了香港類型電影發展僅次于好萊塢的國際地位,生成全球電影業獨孤物種。彼時韓國類型剛發軔而已。
大陸交融和市場嚴重衰退,新一代80后90后香港影人回望父輩,整裝擦鏡。
陳詠燊作家編劇出道,在他編導的兩部長片中都致敬了1986年《英雄本色》,但陳生自己卻沒有沿襲動作類型。
經歷資金市場與思想三重洗禮

#過時過節
--
許久不見的家庭題材,劇本將東亞文化家庭的特質展現得淋漓盡致:總是抱怨的媽媽,失語的爸爸,默默忍受的女兒,逃離的兒子。這組關係再往上推一代依舊成立(抱怨的外婆和收拾行李再也沒有回家的舅舅)。
--
結尾是點睛之筆,有驚喜但也有遺憾。冬至飯圍坐一桌的是家中的女人們,就如撐起這個家的其實一直是女人;而很不幸,男性角色在這個故事中不僅失語,並且最終用自我放逐的方式在家庭責任中失蹤。驚喜在於沒有落入大團圓的俗套劇情之中,遺憾在於最後的和解令整個故事失去了支撐。
--

《過時·過節》一部工整的家庭題材文藝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