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91949
【明月幾時有】被低估的抗戰電影
想起魏德圣先生的《奧德克巴萊》,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鏡頭居然族長慢慢攢火藥,因為很幽默;蔣廷黻先生提過面對近代史,不要有“潑婦”心態,被欺辱過,沒必要成天哭訴喊冤。如何面對一段歷史,態度太重要了。
看電影,首先驚艷的地方,是不給角色配字幕簡介。太多同題材電影,電影著重一個任務,一群人挨個出場,氣宇軒昂的配樂,還專門定格簡介。故事太單薄,不自信,也對觀眾沒信心,只差給觀眾發英雄事跡簡介了。
方姑算大家閨秀,冷靜,性格極為冷靜。冷靜的人知深淺,她一開始就清楚自己的選擇要面臨什么
<圖片2>
我原來想著,女兒上戰場作為母親總是要阻撓的,但是,聽了母親和女兒的對話:死不重要,但是不要連累隊友,把周迅看母親的眼神理解為呵呵一笑似的輕蔑。但是看到母親后來英雄的的所作所為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庸俗,多么不正確,一點也不復合社會主義價值觀。母親深深的知道那是一場人民戰爭,每個人對戰爭都應該有所貢獻,并且以身作則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我看了看鏡子中的自己,再看看這電影中描寫的偉大人物,感覺真是羞愧的要死。
看完電影,我似乎又回到高中時候做語文閱讀找中心思想的題目中去了,顯然,導演以及編劇將這個命題作文的主旨意思表達的很是清晰了,我想,我上面的表述應該沒有會錯意,沒有偏離主旋律。
演員團隊很出色,尤其是葉德嫻飾演的方母真的很精彩,其他演員也非常棒。唯一不在線的是霍建華,浮于表面的演技,只感受到了怯懦和面無表情,睿智英氣哪去了?香港美麗的自然風景、生活習俗、地方語言,一級棒的配樂,用生活化的敘事語言,將那段熱血奮斗的革命歷史緩緩講來。徐緩卻不平凡,濃墨重彩于無形。
【明月幾時有】被低估的抗戰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