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23981
《不凡之路》傷殘津貼之謎
1.強迫癥的傷殘補助金是怎么回事?
2.強迫癥為啥不讓抽動癥和厭食癥處對象?
3.厭食癥和強迫癥的家庭條件如何?
4.厭食癥不是生理不行,是心理疾病。比如她在醫院用束帶綁著就不能摳嘴嘔吐了,所以不是她不能吃東西,而是不想吃東西,對吧?
5.文森特的爸爸為了兒子已經放棄競選演講啥的,其實他爸爸挺好的一個人!
這部“在路上”題材的電影非常不同。很少會有人想到這樣的視角,也更少有人愿意把這樣的人物作為主角。這部《不凡之路》改編自德國影片《文森特想去看海》。某種程度上說,這樣的電影很勇敢,因為導演決定以三個病人作為主角。
在人類的文化中,疾病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它早已超出了醫學的范疇,成為了文明和文化之中的某種隱喻。有些疾病會引發人們的同情,但有些卻令人厭惡,唯恐避之不及。《不凡之路》所選取的不是像《抗癌的我》或者《九頂假發的女孩》那類引人同情的癌癥,那類電影注定會引發人們普遍的憐惜情感,從而讓電影容易呈現出勵志的色彩。但《不凡之路》選擇了三個心理障礙患者,一個是患有穢語抽動綜合征的文森特,一個是患有強迫癥和潔癖的阿歷克斯,另外一個是患有厭食癥的女孩瑪麗。從文化層面來看,心理和精神疾病由于其怪異的癥狀,和自身無法控制的行為與語言,會造成很多尷尬,相比于生理上的疾痛,這些心理疾患更像文明上的傷疤。也正是因為這些特點,為這部電影奠定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心理基礎。
文森特的父親是一位政客
一個圖雷特綜合征患者(不斷抽搐,爆粗的病)、一個厭食癥患者、一個強迫癥患者,三個人的“飛越瘋人院”。對于特殊病患者來說,別人的歧視并不是最大的敵人,自己的沮喪,親人的無奈,才是最傷人的。想融入社會,被拒絕后,鄙視這個社會,被這個世界傷害,被自己傷害。我們普通人都有能力克制自己,將自己削圓磨平,讓別人接納自己,而他們,不能,不是不想,而是不能,這是病,而且,治不好。最后,他們需要的不是世界接納他們,而是,自己接納自己,最愛的人,接納自己。其實,我們也一樣。
《不凡之路》傷殘津貼之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