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99710
“賽馬皮特”舉重若重,舉輕若輕
安德魯·海格的電影如同他本人一樣溫文爾雅,這位英國導演兩年前憑借《45周年》為世人熟知。在他的作品中,平淡如水的敘事,表面上不露聲色的人物,內心往往流淌著不易為人知卻又細膩豐滿的情感。《45周年》里的Kate是這樣,新作《賽馬皮特》中的Charley亦是。
從格局上講,《賽馬皮特》相較于海格的前兩部作品《周末時光》和《45周年》都要廣袤許多,導演不僅將場景搬到了美國,而且視角也不再局限于短短的一個周末或是幾天。在這部有些“公路電影”特質的電影中,主人公Charley所處的環境和面對的人
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在短暫的時間內經歷了兩次死亡,這是怎樣的體驗?
少年查理有個不完整的家庭。母親離家出走,父親生活散漫而隨意。但個性溫順隨和的查理并不在意這一切,他接受了父親隨意帶女友留宿,接受了家庭平淡清苦的狀態。只要天天跑步、上學,能打橄欖球。
查理喜歡賽馬,一次偶然的幫忙,讓他為賽馬場的工人打短工,得到了他人生中第一筆收入。
然而好景不長,父親被情敵打成重傷而不治,查理不愿意被收養,跑到馬棚與心愛的賽馬皮特呆在一起。
失去父親的查理與賽馬皮特親密無間
整部電影發生了兩次意外:父親意外離世,賽馬皮特被撞而亡,少年查理反復說:I’m sorry 。誰該說對不起?從小被母親拋棄,和父親艱難生活,獨自面對孤獨。盡管如此,查理善良,溫和,自尊,富有同情心且吃苦耐勞。他孤獨得只能對賽馬皮特傾訴。和皮特同行的一程,就是交代查理成長的過程。那些自生自滅的生命微如塵埃,那些寂寞獨自成長的孩子如孤星散落在茫茫宇宙,無人知曉。
(文/楊時旸)
《賽馬皮特》算是一部少年電影,它寫少年心氣,寫成長的一瞬,寫躁動與不安,寫追尋與迷惘,寫少年終將長大之前的微妙時刻。導演安德魯·海格曾拍出過《45周年》,關于暮年的婚姻,這一次他把鏡頭對準了少年。
少年查理與父親一起生活,父親沒什么責任感,打工,喝酒,放浪形骸,查理有些郁郁寡和,生活里永遠形單影只,偶然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賽馬場老板,查理趁著假期去馬場打工,照顧賽馬皮特,但這期間,父親卻因一場斗毆喪命,查理與那匹賽馬一同上路想去尋找自己早已斷了聯系的姑姑。
“賽馬皮特”舉重若重,舉輕若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