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為了看這部電影,回到家已經凌晨一點,這電影實在長得出乎意料,但是我實在沒有意志停下來,于是不知不覺就那么晚了。我穿著黑色的風衣,裹得嚴嚴實實,走在路燈昏暗的回家路上,腦子里滿是男主角的眼神。這部戲里,由于男主角貫穿兩個場景,篇幅很大,導致女主角也幾乎淪為配角。
初看沒有太大興趣,一直不喜歡看戰爭片,因為接受不了太殘忍的畫面,男女主角也不是大帥哥和大美女,外貌協會的我表示沒多大動力。結果隨意看著,發現我已經停不下來,劇情豐富飽滿,使得三個小時毫不顯長。
在生活的場景里,男主角的神情是溫和的,總是含著沉靜的微笑,在戰爭場景里,他的神情冷漠而堅毅。女主角的淺色眼睛很好看。
男主角很幸運地得到了他愛的女人的青睞,可是最終又痛苦地失去了。他懷著這種美好又痛苦地記憶,在戰場上日日夜夜。然而戰爭的殘酷讓他每天都在面對各種痛苦,他失去他親密的戰友,被強迫著去執行不情愿的的命令。他用美好的記憶驅散戰爭帶來的痛苦。
另,我想作者之所以把美好的愛情加上婚外情這么一個條件,只是想說明,一切都是那么不容易

劇情就不談了。既然是改編劇本,就有他改編的理由。
何況,英國人還是很善于拍這樣的故事的。不管好與不好,至少不至于太差。
這里只說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場戲。
是上集中游河返程時,船上的一場“對腳戲”。
真的很SEX,真的很有味道。(對腳戲嘛!)
相比之后的床戲,讓人過電的這場戲,卻只有區區的2分鐘。
當然,之前釣魚時,劇情已經有了很好的鋪墊,這是必然。
第一個鏡頭,是一個唯美的大全鏡頭。兩葉小舟從遠處緩緩劃來,安靜的河道、遠處天邊漸隱的陽光、回程中無語的眾人,似乎一切都是為了男女豬腳的這2分鐘準備的。
這時,只有船槳劃水的聲音,很安靜。
小船上,Eddie Redmayne和Clémence Poésy屈膝對坐,兩人都望著岸邊,若有所思。因為是相對而坐,即便沒有近到能感受對方的呼吸,但想忽略對方,確實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岸邊突如其來的一聲水鳥叫聲,成為了破局之筆。
Clémence Poésy下意識尋向聲音傳來的密林深處,卻不經意間使得兩人本就緊挨的腳靠在了一起。
開始了,這一定是過電的感覺!(至少是導演插上了電源。)
即便隔著高筒皮鞋
一戰以塞爾維亞狂熱民族分子青年刺殺費迪南引發,最初的最初大概沒有一個人會想到這是一場導致130萬人死亡的世界大戰。如果時光倒流,人們還會拿起槍走上戰場為一場毫無意義的大戰肉搏相向嗎?狂熱分子要么心懷野心,狂妄、自大,以為自己可以主導眾生;要么本質是精神病患者,童年人倫之愛缺失、內心極度自卑、缺乏安全感;要么是被洗腦,真實生活中找不到自我,被以民族、宗教、國家之義煽動
生命就是愛與被愛
Weir 上尉死前沒有過愛情,甚至幾乎不知道女人是什么
Firebrace 有體弱的妻子和患病的兒子

晚上躺在床上準備用手機看《鳥鳴》,打開發現只有英文字幕的時候,是懵逼的(現在該說幸好還有英文字幕)。本想著模糊的看個大意思,癡戀一下Eddie的聲音就好。勉力看了十五分鐘還是爬下床打開電腦,認真查了單詞把它看完了。很慶幸沒有錯過這部劇。
BBC把這本名著拍作上下兩集,上集側重愛情,下集側重戰爭。可以說是下集讓我有了提筆寫文章的欲望。
誠然Wraysford的愛情是主線。上集開篇,曖昧的氣氛從Wraysford望向匆匆走來,氣息微顫的已婚少婦Isabelle時就悄然滋生蔓延,逐漸濃郁

之前在人人影視上發現這部劇,沒看,后來偶然在圖書館發現了原著,想想也是緣分,就借來看了。
書跟劇一起看,BBC出品果然好東西啊。幾個演員演得很不錯,男主小雀斑好性感,女主原來是哈利波特里面的芙蓉,哎喲我擦,難怪那么眼熟,嘴唇跟米老鼠一樣= =。
劇里是按回憶的順序展開,沒想到,不過感覺不錯。
(還在繼續看ing……
尼瑪文藝激情床戲怎么還沒來!!!!!!抓狂!!!!!!
繼續……
其實書很久之前就看完了,劇一直沒看,今天終于把最后一點看完了,然后……書的內容基本忘光了……o(╯□╰)o
說說幾段劇里面印象比較深刻的片段吧
腳戲。這個比后面的床戲還激情,倆人腳碰在一起,男女主角臉上的表情和反應,攝影的角度,真心nice!
床戲。居然露點了,哎喲,沒想到,= =。。。另外書里這段的描寫很入味
維爾,跟斯蒂芬說了句話,出了防空洞,讓了個路,臥槽,腦袋就中了一彈,尼瑪神槍手嗎。其實這個角色看著卷毛還是蠻可愛的,斯蒂芬帶他去破處,結果嚇尿了 ̄▽ ̄……
費爾布雷斯
“鳥鳴”為Eddie加顆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5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