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48979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這才是我喜歡的“速度與激情”。
狂怒下的隱忍與救贖
對于女性觀眾來說,近年來的《饑餓游戲》《分歧者》系列,無不開啟了大熒幕上的女強人旅程,女性主角的電影,除了強健的體魄,還有堅強的內心,少不了與噩夢的糾纏和艱辛的情路。當然我不是要在這里類比這幾部影片,因為《瘋狂麥克斯4: 狂暴之路》完全是不同的類型片。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也同為女性觀眾,請不要被男性荷爾蒙噴張的預告片誤導,而錯過這部影片。
從電影前期宣傳海報上就能看出,這部電影女性角色Furiosa的分量之重,不但身居麥克斯之前,麥克斯還被逮著“口罩”
“戰車戰鼓搖滾不止,末世廢土狂暴不息。”
在我這個三線開外小城市的商業區,有一幅巨大的某香水廣告海報掛在某百貨大樓上,取自查理茲塞隆代言的“真我”十年紀念版廣告片。
海報中塞隆女神身著一襲金色長裙左手挽頭望向遠方,曼妙曲線從頭頂金發延展至足尖。在上下班經過商業區碰上堵車時,我偶爾會瞥見兩眼,一邊無奈的忍受著堵車,一邊琢磨著這幅四十歲真女神的海報到底有沒有PS。
如今這副巨大海報換成了三、四個等大的廣告框,塞隆女神依舊在此。而在第二部分“血與名”中再來說說本片中由女神扮演的“狂怒”。
戰鼓滔天
早在五月份國內電影市場《復聯》與《速7》爭論不休之際,就有了不少關于《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的新聞。類似“整場電影全高潮,相比之下《速7》是娘炮”之類的報道充斥著媒體。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有一個鏡頭我反反復復看了許多遍,那是開篇不久不死老喬整裝待發狂追狂怒姬,此時麥克斯被綁到了一輛戰車前方。麥克斯瘋癲的自言自語,說了一句“抽我的血還開我的車”。此時戰鼓驟起
9分。
小螢幕永遠無法取代大螢幕的原因
《瘋狂麥斯:憤怒道》這種片的存在,就是我們永遠無法舍棄電影院的原因。末日世界的典型景象,全場無休息的飆車大戰,掌權大魔王緊咬不放的追殺之下,《瘋狂麥斯:憤怒道》無疑是年度商娛電影之最,必須要恭敬前往朝圣。
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極致價值
本片乍看之下是純粹的爽片,劇情看似簡單薄弱,臺詞也不多,但在好萊塢最pro等級演員的強大演技表現加持,以及動作設計、造形美術、瘋狂的精致分鏡拍攝等極致專業技術相拱之下,身為觀眾的我們很輕易地就能跟這片當真、彷若身歷其境。
這故事算典型,又一副純爽片的架勢,或許反而有觀眾會反骨、看輕它。但若以專業電影工業角度細看,本片卻極為禁得起考驗。導演把場景(是實景、實景、實景)與動作場面做到有如精品一般,整個讓近年的特效片電影看不到車尾燈,這樣卓越的影音呈現不只補足稍嫌弱化的劇本,還讓電影感滿溢,讓觀眾達成看爽與看好的需求。喬治米勒證明了劇本再怎么重要,但終究只是電影的一個環節。
北斗神拳的創意就是日本作者看了《瘋狂麥克斯1》得到的啟發,把之前漫畫中上海崇明島上發生的劉關張留下的漢朝暗殺拳術家族宮斗改為末世個人大英雄劇情。現在mad max的老板又把這些東西更進一步發展壯大。Max說白了就是一個武力值比較差但是運氣一向很好的斗智型自由人,經常拯救一下倒霉的黎明百姓,搞掉一兩個暴力武裝團伙。這次一如既往的再搞一下,估計下一集,下下集也差不多這個腔調。
舞美、鏡頭和特技不用說,末世代狂暴之路展現的非常好,但是主角max的武力值實在弱爆,老怪小怪打手之類也是不堪一擊,完全沒有拳拳到肉的酣暢淋漓,過于寫實了。這一集就是兜售喬治米勒的漫畫型世界觀,估計為下兩集做準備。
有幾個細節很有意思:
1)熱核戰爭過去多久了?從開始的描述看,熱核戰爭應該是Max當警察的時候發生的,而此時的Max不超過40歲,也就是說最多是20年前;
2)War boys幫派的小boys來源,對于大光頭們來說,他們可能是熱核戰爭之前出生的遺孤,而那些小boys哪里來 ?這個問題很值得玩味,首先所謂“母種”是很珍貴的
看點:
1. 圍繞資源短缺的冒險故事
2. 熱核沖突
3. 石油 水資源短缺 土地變酸
4. 設定背景在澳大利亞
劇情梗概:
第一部 汽車 摩托車 復仇
麥克斯原是個警察,辦案與壞人機車黨結下梁子
兒子被機車黨害死,麥克斯開著v8復仇,殺了機車黨老大和主要隨從
第二部 汽車 飛機 廢土世界
人類爭奪石油資源,麥克斯來到荒漠
飛車黨要爭奪石油基地的石油,麥克斯等人共同保衛石油
飛車黨老大被麥克斯撞死
飛行員帶著大家把石油轉移走了,成為了領導
后來基地功臣小孩成為了領導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這才是我喜歡的“速度與激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