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44334
《獨立游戲大電影》2012佳片有約,這TMD才算是本時代的“搖滾”。
第一次看到了游戲背后的故事,原本以為他們都是nerd,看完后才發現他們真心不容易。不被旁人所理解,孤獨地花幾年時間來完成一個游戲,沒有幾千人的團隊以及龐大的資金做后盾,獨自面對屏幕內外的現實問題。他們將自己的想法整個貫穿在游戲之中,Fez的游戲畫面讓我有馬上試玩的沖動,簡直是一個對美精益求精的人。我想這就是他們所追求的,能夠得到玩家的認可,可以深層次地理解到他們設計的初衷。
電影里面講的是三個成功的例子,還有多少人是沒有辦法靠游戲翻身的獨立游戲人?那些故事應該更催人淚下吧。
拍攝的人看得出不是professional滴,但是好在這樣的紀錄片以這樣的形式表現出來倒也顯得極其真實。
本來只想只言片語寫短評的,木有想到超字數呢。。。。。
看到這個關于獨立游戲的紀錄片時,我正在玩肉哥(super meat boy),一直以為這樣的游戲應該是由一個搞怪無厘頭的制作組研發出來的。結果,我猜測的都對,只是沒有想到制作組只有兩個人,和為這部游戲的良多艱辛。
獨立游戲,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獨立,獨立制作,什么都是獨立的,構圖、故事、建模,還有跨越困難,忍受寂寞。紀錄電影并沒有太多的藝術手法,只是以時間為線,以事實為筆,以心酸為墨,最后,得到的以歡呼為句號的結局。
無論時空幻境,Fez,還是肉肉哥,這些游戲做的是那么用心,用心到心痛,心痛到心酸,心酸到無法承受。如果這三部游戲沒有預想的成功結果,作者多半會選擇自殺,可是,失敗的人又會有多少呢?當一個改了又改的游戲,最終只能封箱作為一個年輕時的笑話,那又是怎樣的結局?
其他我不過多評論,如果一個獨立游戲給你帶來快樂,或者給你的朋友帶來快樂,不妨想想你面前的這款游戲,可能就是像你像我像他一樣的人,賭上全部家當和執著做出來的。如果是我,我會推薦玩過獨立游戲的人看這個電影。
作為某個游戲的資深玩家,深深體會到“游戲包治百病”的真諦。
用心做得游戲,就像一個朋友,你可以和他一起消磨很多時間,把你的煩惱,傷心統統拋之腦后,只享受在那個世界里的邏輯。
所以,那些創造了這些偉大游戲的人,通過他們創造的游戲,和我們做了一把朋友。
電影里有3隊獨立游戲開發人馬:
獨立游戲的神級人物:braid開發者
獨立游戲新王者:meat boy開發二人組
獨立游戲恨鐵不成鋼代表:fez開發者
3種境界,3種境遇,但都是對自己世界的癡迷,并且想通過游戲,讓更多人理解參與享受他們想象出的世界。
這些人甚至都有些偉大,你覺得呢。
剛看到評論,fez最后在12年還是上市了。欣慰。另外,前段時間驚嘆的紀念碑谷,完全就是抄襲fez的創意啊。
創造是幸福的。
這是一部關于獨立游戲制作的紀錄片。
前1/3主要講訴獨立游戲的美好,與志趣相投的友人,根據自己的愛好,追尋內心的感覺,在“享受”的工作環境,創造出真正表達自己的游戲,獲得巨大的成功,賺入百萬美元,名利雙收。Minecraft可謂這種輝煌的巔峰,被微軟25億美元收購,大概激勵了很大一批追夢人。
之后開始講述Edmund“享受”的環境究竟如何。首先是窮,FEZ和Meat Boy的作者都深受貧窮的困擾,Phil在領政府救濟金,Tommy窮到不敢談戀愛,甚至完全放棄社交。巨大的經濟壓力帶來瘋狂的工作壓力,超時工作,過勞,失眠,Edmund“我擔心我們會半路死掉”,Phil“如果完成不了我會自殺”。甚至在完成之后,外界評論,銷售成績都在無時不刻啃噬他們的精神。
最終當然苦盡甘來,大賣特賣。不過成功者終歸鳳毛麟角,片尾大量從未進入大眾視線的游戲或許才是獨立游戲的真相。
整部紀錄片有過分強調“苦盡甘來”的意味,作者們孤注一擲,花光積蓄制作游戲似乎一定會大賣。除了John,另外3個作者未免瘋狂的脫離現實
《獨立游戲大電影》2012佳片有約,這TMD才算是本時代的“搖滾”。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1008.html